与平安相伴
携安全“童”行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为进一步培养中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良好习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自我防护能力,近日,广信交警走进皂头中心小学开展预热“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宣讲员通过PPT课件,用简明直观、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行走安全、骑车安全、乘车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
重点讲解了如何正确佩戴头盔、乘车系好安全带、车辆盲区、车辆内轮差、“被看见才安全”等有关知识,并进行现场小实验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巩固所讲的知识,引导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养成良好的安全出行习惯。
民警通过宣传展板以具体生动的图片向同学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骑乘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知危险,会避险,注意车辆盲区”等交通知识。
现场在一问一答中将安全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出行习惯,让交通安全宣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民警现场发送“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安全提醒深入家庭。要求同学们要当好交通安全宣传员,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在日常出行活动中监督自己的家人遵守交通法规,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真正让中小学生有参与感、体验感,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全贴士
1
红灯停 绿灯行:
闯一次红灯相当于闯一次地狱,不少人为抢时间选择冲闯红灯,最终付出悔恨终生的代价。
穿越人行横道时,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当红灯亮起时如果仍处于人行横道上,不要后退或猛跑,以免发生危险,应注意观察情况同时继续前行,或在道路中心线等待下一绿灯亮起后再行通过。
2
过马路时 看路看车:
行人在通过斑马线前,应首先观察是否有信号灯控制,如无信号灯控制,可采用“招招手”的文明手势,提醒司机停车让行,切勿沉迷低头玩手机,忽视道路交通安全。
行人在确认车辆停车让行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快速通过斑马线,行至停车让行的车辆前方时向驾驶人点头或招手示意。
3
远离车辆盲区:
盲区大致可以分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和车外“移动”视线盲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包括车头盲区、A柱遮挡形成的盲区、车尾盲区等。
当孩子在盲区内蹲下停留、玩耍时,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家长们要警惕盲区带来的伤害,注意教会孩子不在停驶的车辆周围玩耍,要和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等。
4
驾乘电动车戴好安全头盔: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一旦发生事故,头部与坚硬的路面或电线杆、行道树碰撞,无异于以卵击石。
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出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在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因此,家长骑电动自行车载孩子外出时,务必给自己、给孩子佩戴好安全头盔。
编辑/陈佳慧
监制/郑钦元
签发/童雪英
近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