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钱春花抿了抿嘴唇,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男子,心里有些犹豫。她的右腿打着石膏,医生说需要专人照顾。可是一个男护工?她皱了皱眉。

"阿姨,您放心,我在三甲医院工作过三年,专业技能很扎实。"杨子明露出真诚的微笑,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我会用心照顾您的。"

钱春花叹了口气:"好吧,先试试看。"她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在八个月后,让她站在医院走廊里,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整个人如遭雷击。



01

钱春花今年五十四岁,曾是知名企业的高管。

半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右腿严重骨折,不得不请长假在家休养。

儿子在国外工作,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家里只剩她一人。

医生建议请专业护工照顾她的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

"春花啊,我给你找了个护工,人特别靠谱!"好友李玉华打来电话,"虽然是个小伙子,但是专业素质没得说,在仁和医院骨科病房干了好几年呢。"

钱春花心里不太情愿:"男护工?这不合适吧?"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讲究专业。"李玉华笑道,"你这情况,需要有力气的人帮你做康复训练,女孩子哪有那么大力气?再说杨子明这孩子人品特别好,我侄女住院时就是他照顾的,全家都夸!"

杨子明第二天准时出现在她家门口。二十八岁的年纪,一米八的个子,干净利落的短发,整个人透着阳光朝气。



"钱阿姨好,我是杨子明。"他微笑着伸出手,声音温和有力。

钱春花打量着他:"小杨是吧,你以前都照顾过什么病人?"

杨子明耐心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从专业培训到实践经验,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能,说得有条不紊。他还特意带来了自己的证书和推荐信。

"您这种情况我处理过很多次,"杨子明认真地说,"骨折后的康复很关键,不仅要注意伤口愈合,还要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动度。"

钱春花被他的专业打动,最终点头同意试用一个月。

杨子明当天就搬进了钱春花家的客房。

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他的工作一丝不苟。

帮助钱春花洗漱、准备三餐、按时吃药、伤口护理、协助康复训练,每一项都做得细致入微。

"钱阿姨,现在开始做关节活动训练了。"杨子明每天按时扶着钱春花做康复。

"疼,太疼了!"钱春花常常疼得直冒冷汗。

杨子明却坚持道:"忍一忍,这个必须要做,否则后期关节会僵硬。我会控制好力度,不会伤到您的。"

一周后,钱春花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不仅专业技能过硬,生活上也很细心。

一个月很快过去,钱春花早已没了换人的想法。

杨子明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还特别会关心人。

在这个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多了他的存在,让钱春花感到一丝久违的温暖。

"小杨啊,合同到期了,咱们续约吧。"钱春花主动提出。

杨子明爽快地答应了:"好的,阿姨。看到您一天天好起来,我也很开心。"

02

转眼到了第四个月,钱春花的石膏已经拆除,可以拄着拐杖短距离行走了。

她看起来精神焕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阿姨,真为您高兴!"杨子明扶着她在小区里散步,"您恢复得比医生预计的要快。"

钱春花笑道:"这都是你照顾得好。说实话,当初真没想到一个小伙子能这么细心。"

"我妈妈也说我像个老妈子。"杨子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就学着照顾妹妹,后来又照顾生病的妈妈,就养成习惯了。"

钱春花听着他的故事,心里越发欣赏这个年轻人。不知不觉中,她开始把他当成家人一样看待。

有一天,钱春花的老同事来访,看到杨子明在厨房忙碌,好奇地问:"这是谁啊?"

"我的护工,杨子明。"钱春花介绍道。

同事打量了杨子明几眼,悄悄对钱春花说:"这么年轻帅气,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钱春花立刻反驳:"你胡说什么呢?人家是正经护工,工作特别认真负责。"

同事见她反应激烈,意味深长地笑了:"我就随口一说,你别激动嘛。"

送走同事后,钱春花坐在沙发上发呆。

她回想起这几个月来杨子明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柔的照顾、体贴的关怀,自己是不是真的对他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感情?她摇摇头,试图甩掉这个荒谬的想法。



"阿姨,您怎么了?脸色不太好。"杨子明端来一杯热茶。

钱春花接过茶杯,手指无意中碰到他的手,她急忙缩回来:"没事,可能有点累了。"

"那您休息一会儿,我去准备晚饭。"杨子明转身进了厨房。

钱春花望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她已经五十四岁了,杨子明才二十八岁,两个人相差二十多岁,怎么可能有什么未来?

可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共同吃饭聊天,互相关心照顾,这种亲密关系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依赖上了他。

第五个月,钱春花已经能自由行走了,康复情况相当不错。

按理说,她已经不太需要全职护工了,但她舍不得让杨子明离开。

"小杨,虽然我腿好多了,但还是需要定期康复训练。"钱春花找了个借口,"你能不能继续留下来,帮我做康复?工资照付。"

杨子明欣然同意:"当然可以,阿姨。您的完全康复才是我的责任。"

就这样,杨子明继续留在钱春花家。

03

但这时,他开始每天给钱春花准备一种特制的中药汤,说是对骨骼恢复特别有效。

"这是我师父的独家配方,"杨子明一边倒药一边解释,"能促进骨细胞再生,强化骨密度,对您这种情况特别有效。"

钱春花尝了尝,味道苦中带甜,还有一丝淡淡的药香。

起初她并不喜欢,但杨子明坚持每天给她煎药,说是必须连续服用才有效果。

慢慢地,钱春花竟然开始期待这碗药汤了。

"小杨,我感觉这药挺有效的,腿部酸痛感减轻了不少。"钱春花欣喜地说。

杨子明笑得很开心:"那就好,您继续喝,骨折后遗症很快就能完全消除了。"

到了第六个月,钱春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她开始变得嗜睡,有时候一天能睡十几个小时;她的食欲大增,特别喜欢吃甜食;更奇怪的是,她的记忆力似乎下降了,经常忘记一些近期发生的事情。



"小杨,我最近怎么老是犯困啊?"钱春花一边打哈欠一边问。

杨子明解释道:"这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身体需要更多休息来修复。"

钱春花半信半疑,但她信任杨子明,也就没再多想。

第七个月的一天,钱春花的好友王芳来访。

两人有十多年的交情,王芳一进门就觉得钱春花不对劲。

"春花,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憔悴?"王芳关切地问,"脸色这么差,眼睛也没精神。"

钱春花摆摆手:"可能最近睡得不太好吧。"

"不对劲,你以前精神头可好了。"王芳坐下来,仔细打量着钱春花,"你最近有没有去医院复查?"

钱春花说:"复查过啊,骨折恢复得不错,医生都说可以开始慢跑了。"

"那你这精神状态是怎么回事?"王芳皱眉,"还有,你屋里怎么老有一股怪味?"

钱春花笑道:"那是小杨给我煎的中药,对骨折恢复特别好。"

王芳听了更加警觉:"什么中药?医生开的吗?"

"不是,是小杨从他师父那儿学来的偏方。"钱春花解释,"我喝了快三个月了,感觉挺管用的。"

王芳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春花,你糊涂啊!一个小护工给你瞎配药,你就敢喝?这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小杨人很好的,不会害我。"钱春花为杨子明辩解。

王芳摇头:"你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照顾久了,就对照顾者产生依赖和信任,丧失基本判断力。他给你的药,你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吗?"

04

钱春花一时语塞。

王芳继续说:"我看你整个人状态都不对,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还特别嗜睡。这分明就是药物副作用!你得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钱春花心里开始动摇。她确实感觉最近身体不太对劲,但一直以为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杨子明不会害她,可万一那些药材确实有问题呢?

"好吧,我明天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钱春花终于答应。

王芳点点头:"最好别让他知道,我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第二天钱春花早早就起了床。

她踱步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看着外面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忐忑不安。

门口传来轻微的响动,是杨子明起床了。

"阿姨,早上好!"杨子明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今天想吃什么早餐?我去给您准备。"

钱春花转过身,强挤出一丝微笑:"随便煮点粥就行。对了,小杨,家里菜不多了,你待会儿去趟超市吧。"

"好的,阿姨。"杨子明点点头,"正好我也想买些新鲜的药材,给您换换口味。"

听到"药材"二字,钱春花心头一紧,但她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去吧,买完早点回来。"

杨子明离开后,钱春花立刻换上外出的衣服,抓起手提包就出了门。她打了辆出租车,直奔市中心医院。

"师傅,麻烦快一点。"钱春花坐立不安地看着窗外。

到了医院,钱春花直奔内科。幸运的是,今天门诊医生正好是她生病常看的张医生



"张医生,我有些不舒服。"钱春花坐下后,声音略显颤抖。

张医生推了推眼镜:"春花,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啊。"

钱春花深吸一口气,把这几个月的情况和盘托出。杨子明的中药汤,自己的嗜睡、记忆力下降,还有王芳的担忧。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钱春花低声说。

张医生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不,你做得对。这种情况确实需要检查。"他在病历本上快速记录着,"我给你安排全面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分析和内分泌检测。这种不明成分的药物,确实要小心。"

"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钱春花忧心忡忡地问。

张医生安慰道:"别担心,先检查再说。不过从现在开始,那些药最好别再喝了。"

钱春花点点头,随后被护士带去做了一系列检查。抽血、验尿、拍片,忙活了一上午。

"钱女士,检查结果需要三天后才能全部出来。"护士递给她一张预约单,"到时候您直接来找张医生就行。"

三天后,钱春花拿到了检查报告。当医生把结果告诉她时,她整个人如遭雷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