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年纪大了就该在家带孙子,哪有那么多爱好?"我推开了劝阻的儿子,第一次为自己做了决定。

"欢乐暴走团"的红马甲穿在身上,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被人需要,被人赞美。

队友们的掌声和笑容,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可我没想到,这样简单的快乐,竟会在四个月后,让我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泪流满面。



01

三年前,刘巧兰从乡下搬到城里,和儿子王建军一家住在一起。起初,一家人其乐融融,但随着时间推移,刘巧兰逐渐成了家中的"隐形保姆"。

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刘巧兰已经起床准备早餐。

"妈,我今天想吃包子。"王建军匆忙系着领带。

"好嘞,刚好昨晚发好了面。"刘巧兰笑着应道,手上动作不停。

儿媳张丽从卧室走出来,边整理衣服边说:"妈,小宝的午饭记得十一点半送到幼儿园,他不爱吃青椒,记得挑出来。"

"知道了,你们放心去上班吧。"刘巧兰点点头。

送走儿子儿媳,刘巧兰又赶忙收拾餐桌,把孙子王小宝叫起来,帮他洗漱、穿衣、吃饭,然后送他去幼儿园。回家后,她打扫卫生、洗衣服、准备午饭,再赶在十一点半前把饭送到幼儿园。

下午接孙子放学,辅导作业,准备晚饭,陪孙子玩耍...一天下来,刘巧兰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刘巧兰总会想起村里的老姐妹们。

她们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太极拳,生活充实而有活力。相比之下,自己虽然忙碌,却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我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活着,先是为丈夫,后来为儿子,现在又为孙子...我自己呢?我还有自己吗?"

去年九月,孙子上了幼儿园,刘巧兰的生活忽然闲了下来。早上送完孙子,中午去接,中间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

她试着看电视,但总觉得节目无聊;试着去逛街,又担心花钱太多被儿媳嫌弃;想学习新事物,又怕自己年纪大了学不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巧兰越来越感到空虚和无所适从。她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常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甚至会对孙子大吼大叫,事后又懊悔不已。

"妈,您最近怎么了?脾气这么大。"王建军关切地问。

"没什么,可能是更年期吧。"刘巧兰敷衍道。

其实她心里明白,这不是什么更年期,而是长期压抑和缺乏自我价值感导致的情绪问题。她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能让她找回自我的地方。

02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刘巧兰在小区门口晒太阳,看到一群穿着统一红马甲的中老年人浩浩荡荡地走过来,步伐整齐,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红光。



"巧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李桂花。

"桂花?真的是你吗?"刘巧兰惊喜地迎上去。

李桂花走到刘巧兰面前:"巧兰,好久不见!你也住这附近啊?"

"是啊,搬来三年了。你这是?"

"我们是'欢乐暴走团',每周三次,沿着城市绿道健步走,锻炼身体,交朋友,可有意思了!要不要一起来试试?"

刘巧兰犹豫了:"我...我行吗?"

"怎么不行!就是走路嘛,又不是跑马拉松。来吧,试一次,不喜欢就不来了。"

就这样刘巧兰跟着李桂花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暴走活动。

暴走团由30多位中老年人组成,团长是一位65岁的退休体育老师赵志强,精神矍铄,说话幽默风趣。

"新朋友来了!"赵志强热情地欢迎刘巧兰,"今天我们走城东绿道,全程6公里,走走停停,欣赏风景,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刘巧兰担心:"我能跟得上吗?"

"放心,我们有'老带新'制度,桂花会全程陪着你,决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

暴走开始了,队伍排成两列,前面是赵志强举着红旗,大家统一着装,步伐一致,蔚为壮观。刘巧兰在李桂花的引导下,渐渐适应了队伍的节奏。

两个小时后,当队伍回到集合地点,刘巧兰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感到精神焕发。

"怎么样,还行吧?"李桂花问道。

"太棒了!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刘巧兰由衷地说。

"那就加入我们吧!每周三、五、日上午活动,周末有时还会组织郊游或文艺表演。"

刘巧兰没有立即答应:"我得考虑考虑,毕竟家里..."

"自己的生活也很重要啊!你总得为自己活一活吧?"

这句话触动了刘巧兰的心弦。是啊,自己的生活也很重要。

当天晚上,刘巧兰主动向家人提起了暴走团的事。

"我今天碰到了老同学,她带我参加了暴走活动,挺有意思的。"

"哦,挺好的,锻炼身体嘛。"王建军头也不抬地玩着手机。

"就是每周要出去三次,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行啊,反正小宝上幼儿园了,您有时间就去吧。"张丽敷衍地回答。

刘巧兰心里暗喜,虽然儿子儿媳的反应冷淡,但至少没有反对。她决定加入暴走团,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03

第二天一早,刘巧兰就给李桂花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决定加入暴走团。

"太好了!明天就是活动日,我来接你。对了,你需要准备一身运动服和一双舒适的运动鞋。"

刘巧兰挂了电话,兴奋地开始准备。

活动日这天,刘巧兰比平时起得还早,认真准备好早餐,把家里收拾干净,还给孙子准备好了幼儿园的午餐和点心。



做完这一切,她才换上新买的运动服,在门口等李桂花。

"妈,您今天怎么打扮得这么精神?"王建军看到母亲的新装扮,笑着问。

"去参加暴走活动啊,得有精神点。"

"您注意安全,别走太远了。"

刘巧兰点点头,心里涌起一丝暖意。儿子还是关心自己的。

李桂花准时到了,两人一起去了集合地点。赵志强给刘巧兰发了一件红马甲,这是团队的统一着装。

"欢迎加入'欢乐暴走团'!"赵志强高声宣布,大家齐声欢呼。

刘巧兰穿上红马甲,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她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而是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中的一员。

这一天的活动更加丰富,除了常规的健步走,还有中途的拉伸活动和简单的太极拳教学。赵志强发现刘巧兰学得很快,动作也很标准,不时称赞她几句。

"巧兰姐有底子啊,这太极拳的动作做得真标准!"

刘巧兰笑得合不拢嘴:"年轻时学过一点,都是老本了。"

"不错不错,以后太极拳环节就请巧兰姐来领操吧!"赵志强提议道,引来大家一阵掌声。

刘巧兰受宠若惊。多少年了,没有人这样当众表扬过她,更没有人愿意听她"领导"什么。这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回家的路上,刘巧兰的步伐格外轻快,她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家人今天的经历。

"妈,您回来了。"王建军正在客厅看电视。

"嗯,今天可开心了!团长夸我太极拳做得好,还让我以后领操呢!"

"哦,挺好的。"王建军敷衍地回应,目光仍盯着电视。

刘巧兰的热情顿时被浇灭了一半,但她仍不死心:"他们都说我有灵气,一学就会。"

"妈,我在看重要的新闻,能不能等会再聊?"王建军有些不耐烦。

刘巧兰张了张嘴,终于不再说什么,默默地走进厨房准备晚饭。

04

晚饭时,她又尝试分享今天的经历,但儿子儿媳都各自玩着手机,只是偶尔应一声。只有孙子王小宝好奇地问:"奶奶,暴走是什么?跟打仗有关系吗?"

刘巧兰笑着揉揉孙子的头:"不是打仗,是走路锻炼身体,走得快一点就叫暴走。"

"那奶奶变成大力士了吗?"

"还没有呢,但奶奶会越来越强壮的!"

尽管家人的反应不如她想象的热烈,但刘巧兰依然沉浸在暴走带来的喜悦中。她决定认真对待这项新活动,把它当作自己生活的重心。

随着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刘巧兰在暴走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她不仅成为了太极拳教学的领队,还因为嗓音洪亮、口令清晰,被推选为队伍的"旗手",负责举旗带队。每次活动前,她都会带领大家做热身运动,喊出响亮的口号。



"预备——左脚出步——口号响!"

"欢乐暴走,健康长寿!"

队伍齐声呼喊,声震云霄,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这种被众人关注、尊重的感觉,是刘巧兰在家里从未体验过的。

渐渐地,刘巧兰开始参加暴走团的各种额外活动。周末的郊游踏青、月末的文艺汇演、节日的联欢会...只要是暴走团组织的活动,她都积极参加。

"巧兰,下周日我们去市郊的果园摘桃子,你来吗?"李桂花问道。

"当然来!"刘巧兰毫不犹豫地答应。

"那周六晚上的文艺排练也要参加哦,你可是我们的主持人。"

"没问题!"

回到家,刘巧兰小心翼翼地向家人提出请求:"下周六晚上我要去参加排练,周日去郊游,你们自己安排一下吧。"

王建军皱眉:"周末不是应该陪小宝的吗?"

"就这一次,下次我补偿他。"刘巧兰恳求道。

张丽插嘴:"妈,您这段时间是不是太忙了?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

"我会安排好的,保证不耽误家务。"刘巧兰赶紧保证。

为了不让家人失望,刘巧兰开始提前做家务,把一周的衣物一次性洗完,把菜一次性买足,甚至提前做好几顿饭放在冰箱里。尽管如此,她还是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一些细节。

"妈,小宝的校服呢?明天要穿。"一天晚上,张丽问道。

刘巧兰一拍脑门:"啊,忘了洗!"

"您现在整天就知道暴走,家里的事都不管了。"张丽抱怨道。

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里的氛围也越来越紧张。王建军开始抱怨母亲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为家庭着想;张丽则直接对刘巧兰表达不满;就连小宝也说奶奶变了,不再陪他玩了。

05

刘巧兰心里委屈,但她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快乐。她试图在家庭和暴走团之间取得平衡,但往往顾此失彼。

一天晚上,团里通知要筹备市里的暴走团比赛,需要加强训练。

"明天开始,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加练,为期两周。"赵志强在群里宣布。

刘巧兰看到消息,犹豫了。这个时间段她需要准备早餐、送孙子上学。但想到比赛的重要性,她最终决定参加。

"我会尽量安排好家里的事。"她在群里回复。

第二天一早,刘巧兰五点就起床了,急匆匆地准备好早餐,把午餐也一并做好。六点半,她叫醒了孙子,帮他穿好衣服。

"奶奶,你去哪?"小宝揉着眼睛问。

"奶奶要去锻炼,你爸妈会送你上学的。"

"可是奶奶答应今天送我的。"小宝嘟着嘴说。

刘巧兰一愣,完全忘了这件事:"对不起,宝贝,改天奶奶再送你,好吗?"

小宝失望地低下头,不再说话。



刘巧兰心里不是滋味,但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集合时间了,她只能匆匆嘱咐几句,就急忙出门了。

就这样,家里的矛盾越来越深,而刘巧兰在暴走团的生活却越来越精彩。她甚至成为了暴走团的副团长,负责组织日常活动和协调团员关系。

训练已是晚上九点多,刘巧兰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却发现屋里一片漆黑。她打开灯,看到餐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妈,我们自己吃过了,您的饭在锅里。——建军"

刘巧兰叹了口气,默默地热了饭,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厨房里吃完。她感到一丝落寞,但很快又想起今天庆典上的欢乐场景,心情又好了起来。

随着市里暴走团比赛的临近,训练强度越来越大,刘巧兰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

儿子儿媳的抱怨她左耳进右耳出,孙子的请求她也常常因为忙碌而忘记。

终于有一天,在她正准备出门参加训练时,王建军拦住了她。

"妈,我们得谈谈。"王建军神情严肃。

"有什么事回来再说,我要迟到了。"刘巧兰急着要走。

"您就这么着急吗?您知道小宝昨天在幼儿园摔倒了吗?"

刘巧兰一愣:"什么?怎么没人告诉我?"

"我们打了您的电话,您说在训练,没时间!"王建军生气地说。

"我...我不知道是这么严重的事..."

"妈,您最近到底怎么了?整天就知道暴走,家里的事一点不管。小宝都说奶奶不爱他了!"

06

刘巧兰被儿子的话刺痛了,但转念一想,她付出了这么多年,难道不能为自己活一回吗?

"我付出了大半辈子,难道连一点自己的爱好都不能有吗?"刘巧兰激动地说。

"谁说不让您有爱好?但您现在完全沉迷其中,把家庭都抛在脑后了!"

母子俩越说越激动,最终不欢而散。刘巧兰带着一肚子委屈,去参加了训练。

这次训练格外艰苦,因为要穿越城市的主干道,队伍需要保持严格的纪律。赵志强再三强调安全事项,要求大家注意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不要影响车辆通行。



训练开始后,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指定路线前进。刘巧兰作为旗手,举着红旗走在最前面。因为早上和儿子的争执,她心情烦闷,没有注意到前方的交通灯已经变红。

"巧兰,等等!"赵志强在后面喊道。

刘巧兰这才回过神,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马路中央,而此时绿灯恰好变成了红灯。

她赶紧示意队伍停下,但有几位团员已经跟着她走到了马路上。

此时一辆黑色轿车驶来,司机猛按喇叭,震耳欲聋的声音刺穿了刘巧兰的耳膜。

那一刻,命运的指针似乎在她面前停滞,而她却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