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城里老人的退休金动辄3000元、5000元,高点的能达到上万元,平时可以逗逗狗,养养鱼,或者外出旅游。
而农村老人的退休金普遍在一两百,没有安逸的生活不说,还要在本该在退休的年纪,却不得不种地或打零散工,才能勉强维持每个月的生活开支。
凭什么?
难道农村就该低人一等?难道农村老人就该在退休时继续为生活奔波?
今天我们不说漂亮话,不谈大道理,从三个方向撕开“养老公平”的窗户纸!
一:制度设计的“先天不公”
大家都知道,养老金采取“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原则,这看似公平的背后却藏着极大的不公平。
因为城镇的养老保险由个人和公司共同缴纳,并且个人承担8%,公司承担20%。这就导致了个人只需要缴纳几百元,就能撬动几千元的养老保险。
而农村的新农保完全由个人承担,虽说政府也会适当补贴,可所谓的补贴就像朝大锅里撒上一勺胡椒面——看着热闹,实际没味!与城镇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更可气的城镇养老保险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有关,城市越发达,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反观农村一两百元的基础养老金,每年上涨5%的幅度,每个月也不过才多领几块钱,这点钱甚至还跑不赢通货膨胀。
二:农村不是不想多交,是穷得没得选!
专家说农村的养老金低,是因为交的少,只要每年多交2000元新农保,就能多领300多元的养老金。
放屁!
你知道农村多赚2000元能有多难吗?农村种地是主要收入来源,一亩小麦的纯利润不过500元,一年下来也不过几千块。
还要承担看病、日常开销和人情送礼……。
他们现在缴纳最低档200元的新农保,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存款。平时连买降压药都要掰着手指头算,哪还有没有多余的钱再去缴纳新农保。
更气人的是还有专家大言不惭建议农民一边种地,一边去城市找工作提高收入。
因为在他看来,农村抛了两亩地后就回家睡大觉了,在他睡大家的时候,地里的种子在发芽生长,这时农民可以打个时间差,趁种子生长机会,去城里找个工作,庄稼成熟时在回来丰收。
从而有足够的钱缴纳新农保。
来来来,我先不说出去以后地里庄稼的虫害问题。
就问问这个专家要是农村的人要是在城市有个可观的收入,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待在农村种地?
难道是嫌钱多烫手吗?
建议专家在建议前先做两件事:
- 带着你们的情妇去玉米地里拔两亩野草
- 丰收时拿着镰刀亲手割五亩小麦
做完这些你觉得种地是个简单活,我直播吃土!
你让一个饿着肚子的人去考虑养老,相当于给困在沙漠里的人十张葱油饼!
三:财政的“偏心眼”
虽然每年的养老金都在同等公平上涨,可上涨的金额却又天差地别。因为城镇的基础养老高,所以上涨的金额远超农村。
特别是发达城市,例如上海,基础养老金达到1490元,而农村的养老金普遍只有一百多元,两者的差距将近十倍,导致上涨的金额也相差十倍。
这就意味着城镇的退休人员无论是在生活水平还是抗风险上,都远超农村的退休人员。
政策一直在推行养老金城乡并轨,缩小城镇与农村养老金的差距,可落实下来却是声音大雨点小。只有上海、杭州等发到地区提高了农村养老金的待遇,其他大部分地区依然我行我素,让两者养老金的差距越来越大。
2024年的农村养老金总支出不到国家财政的2%,哪怕翻倍让所有农村的退休人员拿到300多元的养老金,所占的比重也不过4%。
300多元的养老金却让他们买药时不再拮据,也能让他们吃菜时多夹一口肉!
农民要的不多:
能吃饱饭,能看起病,如果有可能,还希望能在家门口挣钱,能挺直腰杆活出赞言。
年轻时交公粮他们没躲,修红旗渠他们迎难而上,老了希望每个月能多给几百元的养老金,有错吗?
由衷的希望每一位老人养老金余额数字能大幅增长,愿他们都能在退休的年华里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