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现在小区环境好多了,再也不愁‘落雨天’了,雨水倒灌的‘心头患’终于解决了。”“以前晾衣服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晾晒,现在装上了‘可移动式晾晒架’,哪里有太阳就可以晾哪里,实在是太方便了!”……福建泉州鲤城区中南滨江铭悦小区环境提升后,居民们“有感更有得”。

据了解,中南滨江铭悦小区由鲤城区劳模、浮桥街道田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俊明负责管理。吴俊明聚焦小区环境改善与公共设施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党支部+楼栋长+业委会+志愿者+物业”五方联动机制,引领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协同奋进,确保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有见效、有成效。

这是泉州工会引领劳模参与小区业委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提效,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工作缩影之一。

物业管理“小切口”,暖心服务“大民生”。近期,泉州市总工会聚焦全市物业管理“四升一降”目标,主动融入全市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以“工会+社区+小区”模式,开展主题文明实践进社区、工会干部蹲点服务进社区、劳模服务队进小区等活动,加强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文化赋能、阵地赋能,推动劳模宣讲和送文化、送知识、送服务进社区、小区,以“工”力量助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物业管理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

“推动劳模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全市物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陶瓷的坚韧源于火与泥的锤炼,而我们的诚实守信同样在时光中历久弥新”……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进社区活动在泉秀街道灯星社区举办。活动围绕“六个一”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展开,引领职工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和助力物业管理提升中主动作为,贡献“泉工”力量。


图为文明实践进社区活动现场。朱梦莹 摄

在物业管理提升的进程中,文明实践活动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泉州市总工会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多元活动,举办邻里“文艺宴”,融合歌舞、小品等表演,引入猜灯谜等趣味游戏,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居民参与,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而彼时,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花苑小区门口,正为小区物业行业职工及周边职工群众带来一场“法治盛宴”。通过助力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提升,以普法进社区、法援进小区、法律咨询“面对面”等形式,助推小区物业管理“四升一降”,推动物业管理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

以赛促训、以赛赋能,淬炼物业服务“硬功夫”

如何做精物业服务的“绣花功”,让物业管理更显温度?改善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物业服务和治理机制,物业管理方有何良策?如何以高水平的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泉州市物业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图为泉州市物业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王子凡 摄

“叮咚”……抢答器嗡鸣声不断。在知识竞赛现场,参赛选手蓄势待发,拼反应、拼积累,互不相让,充分展现了丰富的物业知识储备和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而另一边,在技能实操环节中,物业管理员围绕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嵌入式社区治理等新时代物业服务主题展开演讲,用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展现物业工作者勇毅前行、同心筑梦的精神风貌……“在赛事期间,与各地优秀物业管理员相互交流学习,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此次竞赛物业管理员组金牌获得者黄虹表示。

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物业管理是关键。市总工会通过举办物业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加强物业行业职工队伍建设,赋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全域“幸福家园”,推进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和群众获得感提升,让住宅小区幸福“蝶变”,为助力基层治理贡献“工”力量。

劳模“领岗”,把“点滴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我们优先推荐熟悉小区情况、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有领导力、有公心、热心、善心、恒心的业主以及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劳模等,选举为小区业委会成员特别是业委会主任。”福建省劳动模范,泉港区后龙镇福炼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俊辉说。近年来,福炼小区形成“小区党支部有力引领、物业企业有为服务、业委会有效监督”的治理模式,将小区打造成为业主心中“宜业宜居、设施完善、服务便捷、邻里和谐”的温馨港湾。

刘俊辉所负责的福炼社区是老旧小区,共有住宅60栋1686户,总人口5128人,常住3521人。福炼社区建立了“红色物业”“居民服务监督微信群”“红色积分”等共治平台,发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刘俊辉总是第一时间跟进居民反馈的问题,督促协调物业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公示在平台上,督促物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系统施策、联动治理,把“点滴小事”办成“暖心实事”,力促小区“颜值”与“气质”显著提升。

“社区出了个好管家,小区建设越来越好了,学校门口不仅修建了风雨长廊和移动雨棚,还设置交通循导区、打造共享书柜,为我们家长和孩子提供极大便利……”在泉港区后龙镇福炼小区,居民对日前小区推进学校惠民微改造连连称赞。福源幼儿园、福炼邻里食堂、智慧健身驿站、红色积分超市、平安建设体验馆等完善的设施,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双向联动聚合力,交叉任职共治理。去年以来,泉州市总工会以“工”字号品牌为纽带,通过技能赋能、劳模引领、机制创新和文化浸润,推动物业管理服务从“有物业”向“好物业”、从“有典型”向“全面优”、从“有规模”向“高质量”跨越升级,努力成为职工的“传声筒”、社情民意的“收纳箱”、治理服务的“主力军”,构建多元共治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探索更多惠及职工、赋能治理的创新路径,助力打造“幸福泉州”新图景。据悉,至今,泉州市、县两级工会推动成立物业及新业态企业建会1220家,会员达6.1万人,市、县劳模工匠参与社区管理近30名,实现“联合制+全覆盖”。(黄丹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