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盛放的樱花和激情的马拉松赛事,为无锡持续注入“泼天流量”。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潮涌向街头巷尾,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情和美好。期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颜值担当”,座椅、路灯、游乐设施等一件件城市家具,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城市更有“家”的温度。
然而,这些暴露在公共空间里的城市家具,经过日晒雨淋、人为损耗后难免会 “受伤”。如何让城市家具得到呵护,持续为城市提质添彩?无锡正用一套“精管+共治”的组合拳,破局这道城市精细化管理难题。
从“救火式”维修到“全周期”防控
城市家具的养护,关键在于未雨绸缪。以儿童游乐设施为例,跷跷板、滑滑梯等都是高频使用设施,因此最易受损,也极易埋藏安全隐患。南长生态科技公司的养护团队通过日常巡查,加大维护力度,仅今年便修复地灯10盏、座椅3处,以及多处游乐设施。
然而,维修只是治标,治本之策在于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2024年更新的《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将设施细分为4大系统、49小类,明确从设计、建设到维护的全流程规范。例如,木质家具需定期防腐刷漆,铁质设施需防锈处理,通过“预防性养护”延长设施寿命,也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社会共治,让城市家具“常用常新”
无锡滨湖区梁溪河十里风光带焕新提升后,成为无锡城市家具较为集中的区域。尽管这里休闲散步的人流不断,但各类城市家具投用两年多来“保鲜度”依然较高。负责养护的无锡金佳物业公司项目负责人魏良春表示,城市家具“保鲜”得好不好,提升大家在使用过程中的爱护意识是“关键一帧”。
为此,在加强日常宣传的同时,这里的不少座椅、果壳箱上都张贴了温馨提示和服务电话,市民一旦发现问题,可以24小时内即报即修。当广大市民都能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城市这个“大家”,齐心协力呵护城市家具,那么城市才会持久温馨美好。
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养。“权责不清”可说是城市家具管养中一道最棘手的难题。无锡部分小游园因权属不明沦为“三不管”,设施破损无人问津,转角风景成了“大煞风景”。
对此,无锡城管部门正在探索一套多措并举的精细化“打法”,努力破解这道治理难题:一是要摸清家底,全面排查设施数量、权属,张贴责任牌接受公众监督;二是要填补空白,针对无主设施,明确经费来源和接管单位,避免年久失修;三是要号召全民共护,社区可组建志愿巡查队,及时制止破坏行为。
城市家具的“保鲜”,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从精细化管理到社会共治,从政策规范到全民守护,每一步都紧扣“人”的需求。当市民不再袖手旁观,而是成为“城市管家”;当政府各相关部门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无锡的街头巷尾便能始终焕发“青春感”。毕竟,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不仅在于它建了什么,更在于如何让这份美好“长久保鲜”。
来源:无锡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