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 渔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棋士》开播当天,主演王宝强在微博上感谢了包场的亲友粉丝,其中不仅有好CP陈思诚,还有不少普通粉丝(甚至包含一众嬷嬷粉)。
换成别的明星这么“雨露均沾”,难免有媚粉嫌疑,但放到宝强身上,一切显得非常合理,观众纷纷打开溺爱模式。
细看如今受欢迎的男明星类型,霸道总裁、忧郁小生、老干部这些人设已经不流行了,反倒是那些憨厚中带着耿直,耿直里带着窝囊的“普男”们闯出了一片天。
天选老实人王宝强、超绝人夫感白客、窝囊(发疯版)郭京飞都是这个赛道的佼佼者。
他们不仅在窝囊这个赛道的细分领域各自为王,还凭借演技和个人魅力成功激活了路人盘。
从遥不可及的霸总到风靡一时的经济适用男,再到最近的流行的“窝囊”人设,男性角色的赛道在迭代,窝囊和身不由己反倒成了男性角色的魅力时刻。
一、“窝囊”的三重宇宙
虽然都是窝囊赛道,但王宝强、白客、郭京飞却掌管着不同领域。
宝强表面上是天选老实人,但背后却藏着一股狠劲儿,是草根逆袭的叙事感。
《士兵突击》里高城形容许三多“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许三多即使成了军营里的兵王,但他还是最“平凡”的那个兵。平时存在感不强,但总能闷声干大事儿,窝窝囊囊地修路、守军营、进老A,特种部队走一圈,归来还是成才口中的“三呆子”。
新剧《棋士》里也一样,他饰演的崔业是个碌碌无为的中年人,没有社会地位、被同事冷眼孤立、遭到妻子儿子无视,被事业有成的哥哥无形压制,被生活逼入死角的他开始把自己的能力用为犯罪之中。
崔业是个复杂的人物,善与恶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他的“黑化”有更为内在的心理动线,王宝强身上那种“老实人”的气质很容易让观众接受这种“黑化”,而他背后的那股狠劲儿也加深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白客的窝囊中夹杂着人夫感,是女性观众眼中好像使劲儿追一追就能得到手的Beta感最重的“窝囊人夫”。
从《万万没想到》到《年会不能停》,白客总是一副班味很重的样子,在职场上赚点窝囊费,在生活里也是委委屈屈、宜室宜家。
新剧《仁心俱乐部》里他饰演的秦文彬开篇就被离婚,还会偷偷躲起来流眼泪,虽然性子有点软,但事业有成,是个热心肠,医院里鸡零狗碎的小事儿他都愿意帮一把。
白客的人夫感在于——他能演出“小男人”的“大气概”,放大了男性性格里温柔内敛的部分,也满足了不少女性观众对于适合结婚的好男人的幻想。
郭京飞则开创了窝囊赛道的发疯文学,窝囊中带点隐忍,但逼急了就开始发疯。
在《都挺好》《我是余欢水》《对手》这些作品里他都是看起来很失败的中年男性,但兔子急了也咬人,被逼疯后他平等地创死所有人。
新剧《黄雀》里他饰演的郭鹏飞年轻时冲动热血,中年时沉稳隐忍,死气沉沉之中还散发着冷幽默,人设非常接地气。
郭京飞的窝囊赛道更像是普通观众的共鸣,跟着他一起窝囊,一起无奈,也期待着有一天真的可以上演发疯文学,彻底掀桌。
三位窝囊代表各有千秋,且各自深耕赛道,在窝囊的路线中,含金量还在上升。
二、路人缘是门玄学
其实“老实人”的角色人设和明星人设在内娱不算新鲜,但能做到盘活路人缘的却不多见。
首先颜值不能太高,要普通人感觉高攀得起,丈母娘看了心生欢喜。白客和郭京飞在颜值上不是高不可攀的帅哥,至于宝强则是相亲市场上最抢手的老实人类型,七大姑八大姨眼中最会过日子的长相类型,尤其笑起来憨憨的,很容易让人放弃戒备心,路人缘可谓信手拈来。
在性格上,要么是像白客这种人畜无害的“小白花”,看起来很好欺负,宜室宜家,很有母性魅力,是夫妻吵架之后,丈母娘都会帮忙的女婿类型。(长胖版的潘粤明也可以走这个路线,如果没有先前的离婚风波的话更好走。)
另一种就是像郭京飞、胖版沈腾这样的幽默碎嘴子,亲和力十足,是那种上一秒吵完架离家出走,下一秒又买了菜回家做饭的类型。
而宝强作为新时代内娱“魅魔”,更是让无数路人偏爱和心疼。
前段时间“王宝强嬷嬷”空降热搜榜,换成其他流量小生搞这一套估计要被网友口诛笔伐,但换成宝强,虽然可能还不懂嬷嬷是什么意思,但网友不语,只是一味尊重。
在诸多王宝强参与的作品中,观众会不自觉地给王宝强非常多的宽容。《大闹天竺》得了金扫帚奖,宝强坦荡领奖,等到了《八角笼中》,即使影片不是很完美,但观众还是给了不少溺爱。
关于王宝强的表演,黄渤有一个精辟的总结:王宝强极其擅长运用那种无辜又无助的眼神,展示单纯善良的一面,这种真诚让观众特别心疼他。
除了演技之外,盘活路人缘还需要戏内戏外的人设统一。
王宝强的大众形象跟人设高度统一,尤其是小人物的底层叙事,不自觉就会让观众产生强代入感,像他演《树先生》,那种窝囊与癫狂,让观众相信可能某个山村里就有这么一个人物。
白客在采访里已经“承认”了Beta的身份,他那种从挣扎到放弃挣扎的模样就很有人夫感。至于郭京飞、雷佳音这类的碎嘴子,在生活里也是搞笑担当。
人设和自我性格高度统一才是讨喜路人缘的关键,毕竟硬凹的人设早晚有“翻车”的风险。
三、赛道的迭代
长盛不衰的“霸总”题材在经历多部现偶的滑铁卢之后,市场终于意识到,时代变了,男性角色需要迭代了。
早年间最流行的人设是霸总+灰姑娘,那时候无论是韩剧、台剧还是内地剧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台剧《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爱情魔发师》《流行花园》《公主小妹》,韩剧《浪漫满屋》《我的女孩》《花样男子》;内地的《一起来看流星雨》《红苹果乐园》《何以笙箫默》……嘘!不少人的脑子就是看这些看坏的bushi。
之后迎合市场的都市剧开始着重塑造从恋爱进入婚姻的经济适用男,荧幕上逐渐出现一批“小男人”。
《蜗居》《裸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新结婚时代》《双面胶》《咱们结婚吧》《漂洋过海来看你》等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诞生了文章、朱亚文、黄海波等一批男演员。
那个时候“经济适用男”占据女性择偶市场,文章饰演的刘易阳求婚宣言感动了不少观众,“我求你嫁给我吧,虽然我没车、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我背着你,给你当拐杖;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我一定等你死了以后我再死,不要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世上。如果你没人照顾,我做鬼也不放心。”(用现在的话来说,竟给那些别人不要的东西)
再后来一段时间,内娱开始流行老干部人设,靳东、张嘉益、霍建华等明星都立过这个人设。老干部这个人设一方面可以展现博学多才,一方面也能展示反差萌,至今也有不少流量钟爱这个人设,不过这个人设也是最容易翻车的人设之一。
再后来就是“窝囊”人设,不管正派、反派,总得带点窝囊色彩,基本辐射了普通人窝囊日常的方方面面。
说到底,内娱的创作审美趋势在更多靠近普通人,普通人的故事越来越多,对于普通人的人设需求就越大。
当创作无限接近生活,越有活人气儿的明星,越容易突出重围。不信,你看宝强、白客,亦或者郭京飞,是不是顶流不重要,一直有观众缘、路人盘,才是演员这个行业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