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3月26日,走进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烤烟种植基地,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务工群众不误时令、抢抓墒情,有条不紊地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烤烟起垄覆膜整地工作,为今年烤烟种植移栽打好基础、做足准备,真正实现“春种一片绿叶,秋收万担金叶”。


“起垄覆膜工作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要遵循规范的‘槽型宽低垄’起垄覆膜技术标准,耕翻深度20厘米以上,按照‘沟肥、槽垄、点穴、覆土’八字方针,起垄按120厘米的行距划线开沟,坚持“增氮促产”的技术要求,顺线集中平衡配方施肥,窝距50-60厘米,垄底宽50-60cm,垄面宽35-40cm,垄高18-20厘米,垄面每隔10厘米加设防风带,按55-60厘米株距点穴封口,最大限度实现保墒和接纳雨水。机械作业要做到垄土细匀,垄体饱满、垄面平整、下宽上窄。”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平在烟田中一边讲解精准化施肥、标准化起垄等技术要点,一边现场对起垄机进行操作示范。

孙永平是白保村群众眼里的“当家人”和“土专家”。他回村担任白保村党支部书记以前,在烟叶收购站工作多年,对种植烤烟有感情,了解到烤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再加上近年来有烤烟保险“兜底”,以及补贴,属于合同种植,是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短平快项目。2021年起,在北极镇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孙永平将烤烟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他在长年累月的深耕细作学习和反复摸索实践中,熟练掌握了栽植、管理、烘烤、分级等一套切实管用的种植技术,在他的恒心和努力下,种烟“种出”了好收成,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种植”向“订单合同种植”的转变。如今,白保村的烤烟越种越红火,面积年年攀升,已成为继苹果产业后又一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双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称赞,孙永平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种植“老把式”,建立了30多人烤烟生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

作为烤烟种植大村,近年来,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和做大集体产业”的思路,通过“支部引领、产业驱动、大户带头、农户参与”模式,做好“烟”文章,大力发展烟叶种植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到种植季节,孙永平就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从流转到整地、从起垄到覆膜、从购苗到移栽、从管理到采收、从烘烤到交售等各环节进行实地指导、技术培训、跟踪服务,为群众提供“种、烤、销”全方位技术服务,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村集体种植烤烟400多亩,带动孙建设、孙有科等10多户群众种植烤烟100多亩,把群众紧紧吸附和嵌入到烟叶产业链各环节,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形成烤烟从种植、采收、烘烤、分级、交售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让许多农户吃上了“烟叶饭”,也端稳了“增收碗”。“烟叶子“绿叶子”成为强村富民的“金叶子”,探索出了一条种得上、管得好、产得出、卖得好的农村产业种植新路径。(杜孟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