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我在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见到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其中一位指着久经烟酒考验的“老李头”说:“你看那家伙,抽烟喝酒六十年,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而另一位则反驳:“那是个例,怎么能代表所有人!”

这段对话,让我猛然想起一份来自浙江省疾控中心和国家卫健委曾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

基于对255名百岁老人的跟踪调查,其中明确指出:经年累月、不吸烟、不喝酒的人,平均寿命确实相对更长

然而为什么我们身边总能见到“烟酒双全”的长寿老人?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种现象?



一、不沾烟酒者寿命优势显著

先来看看让人直观震撼的数字:浙江省曾对255名百岁老人进行分析,发现其中83%从未吸烟,73%几乎不饮酒

相比之下,根据我国人口吸烟情况的大样本调查,成年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寿命平均短了10年左右;如果加上过量饮酒,健康受损情况更为明显。

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发布与烟酒相关的死亡数据,吸烟致死人数每年约800万例,饮酒相关死亡约480万例



这些数字足以构建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风险版图。

不仅如此,从医学机制上也能够看出端倪。

吸烟直接伤害肺功能,显著提高了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危险;而饮酒的代谢产物——乙醛,则会损伤DNA修复能力,增加肝癌、胃肠道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率。

很多人认为“少量饮酒或抽点烟没啥”,但实际上,这就像倾斜的多米诺骨牌,第一张倒下时很难预料全局的结果。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不沾烟酒的人群整体呈现更高的平均寿命



你可以在一些公共健康领域的横断面研究里看到相似结论:戒烟能挽回平均7~10年的寿命,不酗酒则能够避免多种心血管和肝病风险,进而延年益寿。

二、为何有人烟酒双全却长寿?

不过,有人会举出身边的大爷大妈为例:“我叔叔抽了一辈子烟、喝了一辈子酒,身体硬朗着呢!”

有时,这样的看似“打脸”的案例的确会让人感到疑惑。

其实,背后的关键解释就四个字:幸存者偏差



首先,基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偏爱”某些人 —— 拥有特殊的CYP2A6基因变异,能以更快速度处理烟草里的有害成分,或者他们对酒精代谢较为“友好”。

但是,这仅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比率或许不到5%。

这些人的存在,就像在噪声再大的风雨中,你还看见有人能撑伞走过来似的,他们确实是比较幸运。

然而,大多数人体内没有这样的“锦鲤基因”,若将个体极端案例当作普遍规律,很可能会吃大亏。



其次是综合健康因素

就算有些老人抽烟喝酒,却可能同时具备:

良好的膳食结构:粗细搭配,荤素均衡;

经常户外活动:坚持散步、晨练等柔性运动;

乐观或平和心态:遇事不大惊小怪,体内应激激素水平相对平稳;

定期体检,及时干预:发现问题迅速就医,不拖延。

这些习惯在人生中产生了综合正向作用,冲淡了部分烟和酒带来的风险。



从统计学上看,那些看似“抽烟喝酒还健康”的幸运者,往往在其他方面做到了“极度自律”。

第三,“轻度饮酒”的迷思也值得探讨。

有研究说,少量红酒或低度酒精饮用,可能对某些群体的心脏有保护,但这前提是每日饮酒量极微量,而且不混合吸烟

一旦跨过剂量“红线”,危害便会成倍放大,远超过任何可能的益处。

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精确量化酒精摄入的理性和自制,在生活中,过量喝酒远比想象中更常见。



三、烟酒同行,风险倍增

一边抽烟,一边喝酒,那会怎样?

烟酒交替进入体内后,肝脏往往会优先去分解酒精,导致香烟中的毒素在血液里停留更久

最终结果,就是肿瘤、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三重奏”齐发。

事实上,多项研究都指出,每天同时吸烟和酗酒的人群,患口腔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几十倍之多,远远高于单纯吸烟或单纯酗酒者。

例如,在调查报告中就列举了江苏王先生的案例:58岁,烟酒同步30年,确诊晚期食道癌,需要接受手术、化疗。



其弟弟在十年前意识到健康隐患后开始戒烟戒酒,如今57岁,定期检查显示身体各项指标都处在健康区间。

或许每个人都见过类似对比案例:吸烟+饮酒=风险叠加,而非1+1=2那么简单

四、影响寿命的因素不只是烟酒

当然,寿命的影响因素从来不仅仅锁定在“烟”和“酒”这两个单点。

要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人长寿,有些人却未能逃过疾病困扰,就必须把目光放到更加全面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环境上。



简单概括就是——

生活方式占60%。

其中又包括了运动、营养、心理调适、作息、卫生习惯等多方面。

烟酒当然构成了大头,但还有高盐饮食、熬夜、长期精神压力这些同样隐藏的“杀手”。

遗传占15%。

有些人家族确实基因优秀,但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拥有好基因,不代表可以肆意糟蹋身体。



医疗和环境因素占25%。

城市的空气污染、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农业生产方式,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健康和寿命。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将“抽烟喝酒是否必然生病”“尽量戒烟戒酒是否就能高枕无忧”这些问题简单二元化。

任何想在健康长寿领域有所收获的人,都必须意识到:烟和酒的影响几乎无可逃避地存在,但只有配合良好生活方式、在合适环境下防患未然,才能真正减少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带来的健康风暴。



五、制定自己的健康策略

如果说“烟酒危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何仍有那么多人选择按下“无视键”?除了成瘾因素外,人们对平均风险与个体体验之间的差异理解不够深。

那些看起来“没事儿”的人并不能代表全部。

即便他们有一定的基因好运,但我们也无法、也不应该去赌这个概率。

从浙江省疾控中心的最新报告中,至少给我们三个借鉴:

1、越早戒烟禁酒,受益越大

身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对于10年戒烟戒酒的人来说,肺功能、肝功能等重要指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

2、同时注意多维度健康习惯

包括每天适度的有氧运动、规律作息、均衡营养、保持心态平和,这些是打赢身体“摊牌”的重要底牌。

3、定期检查和科学辅导

对于已经有一定烟酒史的人群,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疾病端倪,配合医生咨询和药物干预,有望将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很多人纠结:“我抽了这么多年烟,现在戒是不是来不及了?”其实,研究显示,任何时刻戒烟,身体都会产生正向收益。

戒烟戒酒从来都不嫌晚,那些下定决心付诸行动的人,多年后往往能看到明显的健康改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