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近日,俄罗斯和欧洲官员表示,美国正在探索与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全球项目进行合作的方式,此举是为了在推动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的同时,争取与克里姆林宫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欧洲的评估显示,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但目前尚不清楚谁在主导对话,也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直接参与其中。美国白宫不予评论。



特朗普(资料图)

美俄间的这一合作意向并非偶然。从美国方面看,特朗普上台后,其外交政策有着鲜明的个人烙印。他一直对改善美俄关系展现出浓厚兴趣,多次表态希望结束俄乌冲突,还提出让俄罗斯重返G7等设想。在他眼中,改善美俄关系,一方面可降低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消耗”,另一方面,也企图拉拢俄罗斯,共同应对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长期以来都有分化中俄的战略意图,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与俄罗斯在能源等领域合作,以经济利益为诱饵,诱导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调整,从而打破中俄现有的紧密关系格局。

从俄罗斯角度而言,尽管与中国在近年来建立了深厚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自身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压力,使其在外交政策上需保持一定灵活性。俄乌冲突让俄罗斯在安全和经济上都面临巨大挑战。在安全方面,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北约东扩的威胁始终存在;经济上,能源出口受阻,美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遭遇困境。此时,美国抛出合作橄榄枝,俄罗斯确实存在一定考量空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若能借助美国力量,重启部分对欧洲的能源出口项目,如“北溪 - 2”天然气管道,对俄罗斯经济复苏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然而,俄罗斯若真与美国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在能源领域,中俄长期以来保持着紧密的能源合作,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俄罗斯的能源稳定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若俄罗斯因与美国合作,在能源供应的数量、价格或稳定性上出现变动,将直接冲击中国能源战略布局。比如,若俄罗斯将更多能源资源倾向美国主导的欧洲市场,中国可能面临能源供应紧张局面,进而影响国内工业生产、民生保障等各个领域。



普京(资料图)

在外交层面,一旦美俄走近,美国或许会在国际事务中联合俄罗斯对中国形成战略挤压。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多边事务中,原本中俄立场相近、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多边主义。若俄罗斯因与美国合作而改变立场,中国在国际舆论、规则制定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大压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可能受到削弱。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俄关系历经多年发展,基础深厚且牢固。中俄秉持“三不原则”,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并非轻易能被外部因素破坏。俄罗斯也清楚认识到,中国在其经济发展和国际战略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经济上,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规模庞大且领域广泛,涵盖能源、工业制成品、科技等多个方面,俄罗斯难以割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带来的巨大利益。在国际战略层面,中俄合作有助于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压力时保持战略主动,增强自身国际话语权。

面对美俄这一潜在合作趋势,中国并非毫无应对之策。一方面,中国应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多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加强高层互访,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明确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利益和立场;在经济上,拓展更多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例如在高新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挖掘新的合作潜力,让中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多元,增强俄罗斯对中俄合作的依赖度和信心。



普京(资料图)

另一方面,中国要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构建更加广泛、多元的外交关系网络。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提升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降低外部势力联合对中国进行战略挤压的风险。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俄间的合作动向虽给中国带来一定挑战,但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应对,持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不断拓展外交空间,定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国家利益,实现自身稳定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