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当日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据介绍,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裴晓菲指出,根据《方案》部署安排,生态环境部将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稳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近期将印发关于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工作通知,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关键参数月度存证、碳排放报告核查、核定配额发放、配额清缴等任务及完成时限。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024年7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将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新纳入行业的能力建设,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扩围,有效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