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日本的街头,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便利店里笑容可掬的白发老奶奶收银员、七八十岁的出租车司机、还有90岁高龄独自经营拉面馆的老太太....
这是日本高度老龄化社会的生活常态。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不断调整退休政策。
从最初的55岁到60岁,再到65岁,直至2020年修订《老年人雇佣安定法》,将退休年龄上限提升至70岁。
所以,已经六七十岁还在工作的比比皆是。
许多企业还通过废除强制退休制度或延长退休年龄等方式,招募了许多大龄老年人,让他们继续工作。
有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就业率高达40%-50%,其中65-69岁年龄段的就业率更是达到47.6%,就连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业率也有32.5%。
促使日本老年人持续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因素,日本的养老金替代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迫使许多老年人不得不继续工作以维持生活水平。
调查显示,73%的老年人选择继续工作是为了确保生活质量不下降。
其次是社会需求。随着年轻人就业观念的改变,很多基础服务业岗位出现用工荒,老年人便自然成为了重要的劳动力补充。
在便利店、餐饮店等服务场所,老年员工的认真负责和丰富经验常常受到雇主和顾客的好评。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文化传统。"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价值观中。
许多老年人认为,保持工作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日本社会普遍认为退休后"不能闲着"。持续工作不仅能保持身心健康,还能维系社会关系,避免老年人陷入孤独。
这种文化观念使得继续工作成为许多日本老年人的自觉选择。
中国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55岁。
跟日本老人相比,中国老年人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享受退休生活。
他们的生活往往是这样的:早晨和老伴一起晨练,上午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下午带孙子去公园玩耍,晚上和邻居们一起跳广场舞。
周末还常常和子女一家外出旅游,享受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使得大多数老年人能够得到子女的有力支持。
许多老人选择与子女同住或保持密切联系,不仅能享受亲情温暖,还能获得生活上的照顾。
而日本老年人普遍独立生活,子女赡养义务较弱,独居比例高。
据统计,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独居比例高达27.3%。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体现了独立性,但也容易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和缺乏社会支持。
在社会融入方面,中国老年人也表现出更强的活跃性。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书法班等,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机会。
虽然日本老年人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但受“终活文化”(即为人生终点做准备)的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往往笼罩着一层心理压力。
在经济方面,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覆盖1.66亿人。养老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确保足额发放。
虽然养老金水平可能不及发达国家,但家庭储蓄和子女支持进一步缓解了经济压力。
相比之下,日本养老金制度面临着巨大压力。许多日本老人退休后每月仅能领取约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00元),而生活成本高达15万日元。
这导致65岁以上老年人再就业比例高达20%,不得不在退休后继续工作以维持生计。
最重要的是人们观念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导向更倾向于鼓励老年人安享晚年,人累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休息了。
这种生活方式无疑为中国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更为轻松、惬意的晚年生活选择。
纵观中日两国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源于两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社会文化背景。
日本作为一个超老龄化社会的先行者,其经验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5%时,一个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劳动力短缺、财政压力等系统性风险。
日本的应对之策是延长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持续就业。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但也给老年人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虽然中国目前的老年人退休生活更为悠闲,家庭支持更加充分,但我们不能忽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拥有1.94亿老年人口,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宝库。
如果能够通过政策创新,将这些老年人转化为“健康老龄化”的主体力量,不仅能缓解社会保障压力,还能创造“银色经济”的新增长点。
例如,我们可以鼓励退休教师参与社区教育,退休医生加入社区医疗服务,退休工程师为年轻人提供技术指导等。
这样既能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又能让他们保持社会参与感,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发展适合老年人的产业,如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又创造就业机会。
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文化,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老龄化社会。
而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健康长寿、独立自主、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还能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
参考资料:
比重再上升!日本老龄化率达29.3%,劳动力短缺下“2025问题”紧迫——第一财经,2024年9月18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