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与邻居王姐闲聊之时,她微微叹气并轻轻摇头说道:“当年呢家中四个孩子全都挤在一张炕上;现在呢就连年夜饭都难以凑齐一桌人啦。”
此话听来,居然让人心头涌起了一丝淡淡的酸楚。
电影《地久天长》里有句台词:“人活一世,最怕的并非穷,而是情分渐渐凉了。”
在人生的历程中,物质的短缺或许尚可忍受,但是一旦情谊变得冷淡,那着实是最为令人心寒的。
血脉相连的手足,本应是人间最暖的依靠,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走着走着,就散了呢?
细细想来,这三把“冷刀子”,最为伤人。
01 父母偏心如寒刃,割断手足牵绊线
老话常说“十指连心”,可十根手指尚有长短,父母的心若偏了,便会在孩子心里刻下永远抹不平的沟壑。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里乔祖望偷偷地,把白面馍馍藏起来给儿子,可女儿三丽却只能喝稀粥。
这样的场景,居然让好多观众在屏幕前,悄悄地眼睛湿润了。并且它好像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压制的记忆,对于曾经遭遇过的不公平往事,仿佛又再次出现在脑海里。
这般区别对待,就像在那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酸枣刺。年深日久之后,便长成了带刺的篱笆,将手足硬生生地隔在了两端,反倒让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老家表叔自幼便获赞“读书种子”,而其妹却常被念叨“丫头片子读啥书”。现今表叔已成为教授,但其妹却在菜市场摆起了摊,兄妹二人碰面时,竟连三句话都难以说起。
正如《颜氏家训》所言,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父母的偏心看似偏爱某个孩子,实则把两个孩子都推向了孤独的荒原。
那些藏在压岁钱里的厚薄,以及躲在眼神里的冷暖,终究会化作横亘在手足间的冰川。
02 枕边人若吹邪风,炭火再暖也成灰
年轻时总以为血浓于水,成了家才懂“亲不过枕边人”的道理。
朋友老周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他当年想要帮失业的弟弟度过难关,不过妻子却每天都在念叨“救急不救穷”。
如今兄弟俩住在同一个小区,不过却如同隔了很远似的,就像隔着楚河汉界一般。
这让我不禁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挑唆宝玉与贾环的那一幕,她居然将原本纯真的兄弟情给弄得混乱不堪,仿佛一滩浑水。
但也不是所有另一半都做“拦路石”。
老家有对金婚夫妻,堪称典范,丈夫给守寡的姐姐送米面,而且妻子总要多塞两包红糖;小姑子家孩子上学缺钱,这样的话,两口子悄悄把存折塞过去。
《朱子家训》有句话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真正通透的伴侣,都懂得给亲情留扇窗——你为手足撑伞时,我愿为你扶伞柄。
03 自身计较如锈锁,困住真情暖心房
外因终究只是引线,心结还需自己解。
见过最痛心的,是某拆迁户——五兄妹为争房产而对簿公堂,而且老母亲在临终前,居然都没能再见全家团圆。
《史记》里记载管仲与鲍叔牙,一个懂得“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一个做到“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真正的兄弟情,正是贵在知进退。
老家堂伯,却给出另一种答案。他一直种地,供着弟弟读完了大学,而后弟弟开始工作,每月都会寄钱回来,并且兄弟俩谁也没有去记账。
去年堂伯生病住院,三个侄子连夜开车,将他送去省城最好的医院。
其实这正应了《围炉夜话》里的那句话:“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立业宜早,惟立足社会不可早。”
手足间少些算计,而且多些体谅,如此这般,方能守住祖辈传下的那盏亲情明灯。
《诗经》有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在这冷暖自知的人世间,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活遗产。
少些计较,多添把柴火;淡看得失,常开扇心门。
毕竟当我们老得走不动时,还能唤声“哥哥”“姐姐”的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别忘了点击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