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称,分管战略事务的伊朗副总统扎里夫近日向总统佩泽希齐扬递交辞呈,后者尚未作出回应。扎里夫在社交平台上确认了辞职的消息,称作出该决定是为“避免给政府带来更多压力”。据伊朗国家通讯社报道,扎里夫称,伊朗司法总监埃杰伊建议自己重返大学教书,他立即接受了这一建议,因为不希望“成为(政府的)累赘”。据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扎里夫还称,在过去六个月,他和家人面临外界的侮辱、诽谤、威胁和痛苦,但仍然竭尽全力保护国家利益。
哈梅内伊和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同日伊朗议会以182票赞成罢免经济部长赫马提,进一步暴露政府内部的分裂。一天的光景失去两位大将,让本就脆弱的德黑兰总统办公室雪上加霜。而这更让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权威遭遇罕见的挑战——强硬派与温和派的角力,正在从暗流涌动演变为公开决裂。讽刺的是,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曾试图为赫马提辩护,强调经济危机非一人之过,也有上届政府遗留的财政赤字与地缘政治动荡的渊源,同时呼吁议会与政府共克时艰。但182票的压倒性结果证明,亲美的路子走不通了。
就在扎里夫辞职两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伊朗“写了一封信”。特朗普本人在近日发布的一个访谈节目中首次披露了这个信息。他说:“我已经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说‘我希望你们会谈判,因为如果我们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过,伊朗方面表示并未收到该信。近日85岁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强调“不会被胁迫着与美国进行谈判”。哈格帕纳指出,虽然扎里夫的辞职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渐进式改革进程会停滞。
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赫马提和扎里夫都是改革派政客,由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亲自提拔。伊朗的改革派,说白了就是亲美派。佩泽希齐扬一上台就公开主张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希望通过与美国谈判达成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以此改善伊朗糟糕的经济和贸易状况。但在莱希意外去世前,伊朗对美态度一直很强硬,拒绝谈判,声称要让美国吃不了兜着走。特别是伊朗掌握了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核武器也随时能造出来,这让他们有了和美国掰手腕的底气。
可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又重新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这样一来,美伊之间原本就不多的信任感一下子没了。哈梅内伊对改革派的做法逐渐失去了信心,转而支持保守派,反对与美国对话,选择以较为强硬的方式面对外部压力。就在不久前,哈梅内伊明确指出,和美国的谈判根本解决不了伊朗面临的问题,“这样的谈判既不明智,也不聪明,更没有什么光彩可言”。
哈梅内伊(资料图)
最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美与特朗普爆发争吵后,哈梅内伊也用乌克兰语说:西方大国对其傀儡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都是海市蜃楼,所有国家都应该明白这一点,那些对美国和欧洲抱有希望的国家也应该看一看乌克兰的现状。而哈梅内伊厌恶美国也是佩泽希齐扬会批评哈梅内伊的根本原因,因为哈梅内伊的存在“的确会使得伊朗在对美问题上保持基本理智”,那佩泽希齐扬攻击哈梅内伊就是想抢夺外交内政主导权。
眼下的伊朗就像坐在火药桶上。哈梅内伊坚持要硬刚到底,可革命卫队再能打也变不出面包;佩泽希齐扬想求和续命,又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老百姓可不管这些弯弯绕,超市里飞涨的物价是真要人命的。这场高层内斗的结局,说穿了就是看谁能熬得过谁。哈梅内伊虽然大权在握,可毕竟85岁高龄,接班人问题悬而未决;佩泽希齐扬手里握着民意牌,但军权不在自己兜里。如今这个死结怎么解,恐怕连哈梅内伊和佩泽希齐扬自己心里都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