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显示,近期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会相关活动引发关注。在此期间,美“特使”戴恩斯火速抵京,而此前中方对美相关动作“已读不回”。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相关表态同样引人瞩目。
2025年3月22日,谢锋大使应邀以视频方式在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会上发表致辞。他指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历经波折、挑战重重,更需要双方守初心、行大道,从历史长河中探寻关乎中美关系根本的有益启示。要认清中美两个大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明确互利共赢才是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知晓平等对话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谢锋大使期望美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好中国领导人同特朗普总统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探索既有利于两国、又能造福世界的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美国(资料图)
近年来,中美关系波折不断。在贸易领域,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对大量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商品种类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产品均有涵盖。科技方面,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无端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限制技术交流与合作,华为、中兴等企业深受其害。政治层面,美国在涉疆、涉港、涉台等中国内政问题上频繁指手画脚,炮制不实言论,严重破坏中美互信基础。
当地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提及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一事,表示对中国等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实施日期不变,但美方愿就此讨论,不排除谈判取消的可能。谢锋大使在对话会上也指出,将关税武器化如同回旋镖,终将反噬自身。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美国持续的关税政策对其自身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美国消费者成为关税成本的最终承担者,据相关数据估算,因关税导致物价上涨,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在日常消费上支出显著增加。美国企业在关税冲击下失去中国市场份额,众多美国农产品、汽车等行业企业,因高关税使得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订单量锐减,企业营收下滑明显,大量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裁员应对,冲击美国国内就业市场。
美国“特使”戴恩斯透露,经贸合作议题是其此次访华重点之一,希望美国能向中国出售更多商品,增加美国就业机会。谢锋大使强调,中美合作从来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美对华出口、中企赴美投资分别拉动约100万个就业岗位,41%在华美企将中国视为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46%表示有望实现盈利或大幅盈利。一直以来,中美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在经济领域,中国是美国大豆、飞机等重要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大量需求,支撑着美国众多农业州的经济发展和大量农业人口就业。
戴恩斯(资料图)
在科技合作方面,中美企业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在环保领域,中美若携手合作,在新能源研发、碳排放控制等方面将能发挥巨大引领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中美合作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双方在合作中均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进步。
谢锋大使同时强调,中美两个大国难免有分歧矛盾,关键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能挑战红线底线。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以台制华”不仅徒劳而且危险,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任何时候都不得违反。
回顾过往,美国在外交互动中常出现不合理政策。在贸易谈判中,美国曾多次出尔反尔,单方面提高关税,破坏谈判进程。在国际组织中,美国也曾试图通过操纵规则,限制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中国始终坚持原则,对美国不合理政策予以对等反制。在贸易领域,针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也采取相应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充分表明,中国在外交上坚守底线,美国若想改善中美关系,必须拿出诚意,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对话合作。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派特使访华,背后有着多重战略意图。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诸多问题,高通胀、就业市场不稳定等,通过改善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取消部分关税,有助于降低美国国内物价,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缓解经济压力。从政治层面而言,特朗普试图通过外交成果提升自身在国内的政治支持率,为后续政治布局奠定基础。而中方在对待中美关系上,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愿意在平等基础上与美方对话,但坚决反对美国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
中美关系走向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深远。在全球经济方面,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双边经贸关系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关乎众多国家经济发展。在政治格局上,中美关系良好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多边合作机制完善;反之,则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破坏国际秩序。中美应摒弃分歧,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