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的野生鱼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鲤鱼、草鱼等常见鱼类,就连像河鳗、江鲈等珍稀鱼类也时常出没,吸引了无数钓友前来垂钓,成为上海甚至是周边地区钓友的野钓圣地。然而,在2023年10月,黄浦江闵浦大桥附近的江段却上演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原本平静的江边突然出现了大量黑鱼,而且这些黑鱼在岸边的水草丛中四处乱游,让不少钓友纷纷收起鱼竿,转而用抄网捞鱼,场面非常热闹。黄浦江里本身是没有黑鱼的,但为何会出现黑鱼呢?



一位常在江边钓鱼的大爷说这些黑鱼其实是念经鱼,也就是放生鱼。在江浙沪举行放生活动的时候,放生的人会给鱼虾念经祈福。所以,有些人就把这些鱼叫做念经鱼。由于黑鱼常被选为放生对象,在黄浦江经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这位大爷还说他只要有时间就来这里钓鱼,每次来的时候基本都能看到水草丛中有黑鱼。天气好的时候,这些黑鱼就会从水草丛中游出来,成为钓友们的目标。



黄浦江边的捞鱼现象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们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捞鱼行为很合理,因为黑鱼可是吃肉的,要是把它们大量放生到黄浦江中,那肯定要把黄浦江的生态给弄乱了。比如把某些鱼类吃光之后,引发连锁反应,给黄浦江里的所有生物都带来灾难。因此,捞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黑鱼的数量,保护黄浦江的生态系统。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捞鱼行为不够文明。因为放生就是在行善,是在尊重生命、保护大自然。放生者花钱花时间,将鱼虾放归自然的本意是为了积德求福报。然而,捞鱼的人将这些放生的鱼全部捞走,不仅违背了放生者的初衷,也显得不够尊重他人的善意。此外,捞鱼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争议,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



从黑鱼的习性上来说,它们通常喜欢栖息在水流缓慢、水草多的水域环境中,而黄浦江的水流较快,江底以砂石为主,无法满足黑鱼所需的生存条件。因此,这些被放生的黑鱼往往难以适应环境,最终聚集在江边的水草丛中,成为捞鱼者的目标。



此外,黑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如果一下子放生好多,而且还都活下来了,那黄浦江的生态可就麻烦了,长期下来影响可不小。因此,如果真的想放生,应选择鲤鱼、草鱼、鲢鳙等更适合当地水域环境的鱼种适度放生,以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这几年,随着放生活动的发展,放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放生的物种一定要选对,不然生态就会乱套。比如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那后果可不得了!其次,放生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放生物种难以适应环境,甚至大量死亡。最后,放生活动不讲究科学的话,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生态问题,让放生变成了一场灾难。



总的来说,黄浦江边的捞鱼现象不仅反映了放生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提醒大家在放生时应更加科学、理性。放生作为一种善举,本意是为了保护生命、尊重自然。因此,在放生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生态的目的。希望在未来的黄浦江,不仅能看到钓友的身影,也能看到更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放生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