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访华的美方高层人员,戴安斯无疑承担着来自白宫的嘱托。这位特朗普心腹于3月20日抵京,3月24日结束最后一项在华议程,一次长达5天的访问,对美方来讲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中方没关上中美沟通的大门,忧的是戴安斯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美国施压,中国仍然是吃软不吃硬。



访华期间,戴安斯不止一次提及芬太尼问题并对中国发号施令,要求中国对从本国流出的芬太尼前体进行阻断。此外,他还在关税问题上倒打一耙,希望中方进行所谓的“公平贸易”,这就又把关税战的帽子扣到了中国头上。

类似手段美方用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无非还是搞“极限施压”那套战略,意在以“莫须有”的罪名迫使中方让步。中方每次的回应均斩钉截铁,没给美方留一点空子,这次亦是如此。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如果选择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如果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



而作为特朗普的心腹,戴安斯在会见中方官员、了解中方立场后,明白了中国不会在核心问题上轻易让步,因此离京前他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跨洋建议特朗普加急办两件事。

第一件,尽快批准驻华大使来华,统筹对华事务;第二件,尽快派更大规模议员团访华。在特朗普自身目前暂时无法访华情况下,保持中美沟通渠道畅通。

这两条建议均较为务实。特朗普提名的新任驻华大使珀杜,至今还未通过参议院的批准,再加上国务卿鲁比奥被中方制裁,中美沟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畅,因此不得不让戴安斯这位老将出马。但由参议员来干这种活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戴安斯此番表态无疑是在告诫特朗普:趁着局势尚可挽回,应抓紧建立沟通渠道避免矛盾激化。



毕竟如今各方面的数据都指向这么一个结论,即特朗普加征关税的举措实属害人害己。据联合早报3月25日报道,受关税相关的材料价格上升影响,美国制造业产值指标和就业指标面临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下降,订单增长几近停滞,已重新陷入萎缩区间。若不解决这一问题,特朗普所要面临的恐怕就不止是“阵痛”了,美国经济亦会随之进入长期衰退的状态。

也就是说,无论特朗普是想借对华加征关税来赢得什么让步,现在的经济局势摆在这里,他必须尽快取得实际成果。而这种成果是谈出来的,这就意味着美方必须先建立起一个可靠、务实的中美沟通渠道。真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再筹划这件事,届时美方丢掉的筹码恐怕会更多。



因为中方在这件事上完全不着急,这一点戴安斯自己应该也心里有数。他访华期间现身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会场,见到了苹果、宝马、西门子等大型跨国公司高管,想必也得知了这些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拥抱合作共赢的态度。与之相比,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却要面对接二连三的关税反制,谁更耗得住已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特朗普与拜登在过去8年时间里,均未放弃拿关税问题对华施压。王毅外长日前就此发问: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

如今中方不排斥中美沟通,这是特朗普可以抓住的机会。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增进对中国的客观了解,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过了这个村恐怕就没这个店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