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的最后,魏蜀吴三家都成为了失败者,唯一的胜利者居然是司马家,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事情。
司马懿的存在,确实是一个漏洞,谨慎多疑的曹操明明已经发现了他的“鹰视狼顾”之相,为何不除掉司马懿?如果曹操提前除掉了司马懿,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
得来不易之人
司马懿之所以为曹操效命,并不是因为他仰慕曹操,也不是因为有人推荐,而是曹操逼着司马懿来的。
人家司马懿一开始根本就没想当官,至少没想着在曹操手底下当官。
但是曹操对那些使者说:“他要是不来,你们就把他抓到大牢里去!”司马懿这才“被迫出山”。
当时曹操刚刚击败袁绍,俘虏了很多士兵,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而司马懿的才华早就已经传了出去,曹操自然不会放过他。
但是司马懿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就算不是亲生的,他也是宦官之后,因此司马懿并不想加入曹操的阵营。
因此当曹操派使者前来邀请司马懿时,司马懿的家人说他中风了,根本动不了,没办法去当官。
曹操自然是不信,之前只听说过司马懿有才华,没听说过司马懿中风啊?
于是曹操就派了一个刺客到司马懿家里,想趁着司马懿睡觉的时候,偷偷观察他的健康状况。
但是司马懿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他当天晚上便装起了“植物人”,就睁着眼睛,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上。
就算那个刺客在他面前走来走去,司马懿也丝毫不动。为了验证司马懿是不是在装病,那个刺客掏出一把刀就刺向了司马懿的眼睛,虽然司马懿很害怕,但他还是忍住了。
这个刺客觉得没有人能不怕他手里的刀,所以他相信司马懿是真的病了,于是便回去跟曹操说:“司马懿真中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曹操这才不再打扰司马懿。后来曹操把握朝政,又需要人来做官,他就又想起了司马懿。
其实曹操一开始就没有相信司马懿会突然中风,他只不过没有那么重视司马懿。现如今非常缺人,很需要司马懿来当官。
于是曹操直接就下了死命令,不管这个司马懿是什么状态,只要他不来当官,就把他关进大牢。这下司马懿就没办法了,只好给曹操当了谋士。
但是司马懿来了没多久,曹操总是遇上怪事,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吃饭。
曹操醒过来之后,他认为这个梦的预兆是“马食曹”,于是他就把马超的父亲马腾给杀了。但是后来曹操遇上了司马懿,发现了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
到这时曹操才反应过来,那个梦的预兆应该是“三马食曹”,也就是司马懿再加他的两个儿子。
于是曹操便特意对曹丕说:“司马懿这人很厉害,你千万不能相信他,千万不能给他兵权。”但是曹丕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还是重用了司马懿。
既然曹操已经发现了司马懿有问题,他为什么不直接除掉司马懿?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司马懿会谋反。
什么“鹰视狼顾”“三马食曹”,都是曹操的猜测,如果他依靠这种猜测就杀了司马懿,那以后谁还敢来投奔曹操?
而且古人虽然信鬼神,但是也没有那么信,否则曹操也就不会组织什么“摸金校尉”了。
因此,只有像曹操这样多疑的人,才会觉得司马懿有问题。
而且司马懿隐藏得很深,曹丕和曹叡都没觉得司马懿会造反,而且他们还将司马懿定为托孤重臣,完全不设防备。
而且他们在位的时候,司马懿很弱,曹家很强,但是他们都没想到,曹家关键人物曹爽,居然是个如此无能之人。
只能说曹氏灭亡乃是天意,但凡曹爽是个正常一点的人,司马家的人根本活不过高平陵之变,更别说篡位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天意难违。有些时候,有的事情,真不是人想阻止就能阻止的。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前,没有人会认为司马懿能成功篡权,他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大臣的支持,他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是司马懿靠着三千人,他就是成功了,这找谁说理去?
如果曹操真的知道了最后的结果,知道了司马懿的野心,他选择不顾一切直接除掉了司马家,那么历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没有了司马家的支持与干扰,曹魏能否完成大一统?如果没有了司马懿的阻拦,诸葛亮的复兴汉室计划能否成功?
如果世上有如果
曹操还在世的时候,司马懿其实异常低调,几乎没有提出过什么建设性意见。
他一共站出来过两次,一次是攻占汉中时,一次是关羽来袭之时。
第一次的计谋没有被采纳,第二次的计谋可称为史上最经典的“驱虎吞狼”之计。
曹操在汉中战败的同时,关羽在荆州这边也发起了进攻,而且这一次还是关羽的经典战役“水淹七军”。
关羽的进攻目标只是襄阳和樊城,这两座城可是中原的门户,如果这两座城被关羽拿下,那么蜀汉军队将会一路直奔洛阳,关中平原上没有能拦住他们的地形。
而正是司马懿提出了一个想法,孙权是不是不想让关羽攻下襄樊两城?
如果能联合孙权,两面夹击关羽,襄阳和樊城不就守住了吗?
司马懿第一次出谋划策,就为曹操解决了大麻烦,这一计直接导致关羽牺牲,让蜀汉与东吴彻底决裂,进而引发了夷陵之战。
可以说,司马懿这条计策,是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一计。
如果没有司马懿,将没有人阻止曹操迁都,曹魏也就会无法避免地衰弱下去,蜀汉和东吴将会进入中原,此时蜀汉便是最强大的国家。
只要关羽乖乖听话,不激化与东吴的矛盾,那么继西汉、东汉之后,将会迎来蜀汉。
再退一步说,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有另外一个人提出了和司马懿一样的计策,关羽还是死在了麦城,刘备还是败在了夷陵,时间来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
如果没有司马懿,有没有人能挡住诸葛亮?那一定是没有了,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曹叡不会选择让司马懿出战的。
那么诸葛亮将会成为曹魏的克星,他将带领蜀汉大军按照计划慢慢蚕食曹魏,占领全国大部分的领土,进而消灭曹魏,让大汉再次伟大。
占领了中原和西川之后,一个小小的东吴也就不在话下了,就算诸葛亮病逝,也能笑着离开。
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第三种问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曹操杀掉司马懿,会对自身产生影响。
曹操无缘无故杀掉司马懿之后,必然会引来朝中大臣的慌乱,这种没原因就杀人的皇帝最可怕了,更何况曹操还有“梦中杀人”的传闻,朝堂将动荡不安。
这场动荡肯定会削弱曹氏对于朝廷的掌控,从而发生一次难以预料的事情。
就比如另一个类似于司马懿的家族,被司马懿的故事刺激,开始奋发图强,最终趁着曹魏最虚弱的时候,一举夺权,成功掌握了朝政。
或许推翻曹魏,建立一个新时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曹操不能杀掉司马懿,因为杀掉司马懿之后造成的影响,曹操无法预料,也无法掌控。如果曹操真的杀了司马懿却没有对自身造成影响,那也会使得历史发生巨大的变化。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人人皆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