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1中国大奖赛前天落幕,三天的赛期内,上海国际赛车场热闹非凡,全球车迷齐聚申城,享受赛车盛宴。成功的赛事背后,那些在赛场各个角落的志愿者,算得上幕后英雄。他们中有参与过多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的“经验者”,也有关注F1多年的车迷,在中国站期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青凝”。
F1上海站运营方久事体育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的F1赛事共有300余名志愿者参与,总计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为确保赛事志愿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今年的志愿者工作在招募、选拔、培训等管理流程上作了优化升级,建立了更规范的系统管理机制。
F1中国大奖赛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赛事,对志愿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赛事期间,相关方面遴选了50名英语口语流利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同时面向全市高校,招募志愿者近200人,更有来自美国、意大利、希腊等10个国家的15名外籍志愿者,为赛事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展现出F1中国大奖赛“国际化”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志愿者不仅自己投身赛事志愿服务,也带动了远在国外的家人、朋友来观赛,在推广赛事志愿文化的同时,更促进了上海消费能级提升。
今年,F1中国大奖赛志愿者团队首次推出《2025年F1中国大奖赛“小青凝”志愿者手册》,内容涵盖岗位要求、服务规范、应急流程等内容,成为志愿者了解赛事、提升技能的必备指南。此外,赛场的各类服务更加细致,志愿者点位更多,还组建了无障碍服务团队,他们佩戴着“赛事守护星”专属标识为特殊需求观众提供全流程服务。
今年的F1中国大奖赛首次迎来全部由女车手参与的学院赛,点燃女性勇敢追梦的新激情。志愿者工作也积极探索“赛事赋能+社会联动”的模式,精心策划举办了相关活动。在学院赛试车现场,志愿者见证了年轻车手在赛道上的风驰电掣,不仅感受到了赛车运动的魅力,也更加理解了赛事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与团队协作精神。此外,首次推出的“职业生涯工作坊”,邀请上海交大学生深入赛事维修区,与赛事运营、技术研发等团队交流对话,让参与者拓宽职业视野,也为行业储备专业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原标题:《“小青凝”构筑F1中国大奖赛别样风景线》
栏目编辑:黄永顺 图片来源:久事体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