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等固态电池了?比亚迪闪充5分钟续航407公里,日企哀嚎:不科学

老是叫嚣着要和新能源电动车扳扳手腕的日企丰田,这次是真的绝望了。

前几天刚才刚刚宣布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量产,结果眨眼之间,新能源电动车就放了大招。



就在前两天,2月中才发布完“智驾平权”、3月初把无人机实现了车载的中企,又公布了堪比燃油车补能体验的“兆瓦闪充”。



这一技术可实现最高充电电压1000V,最大充电电流1000A,最高充电倍率10C,最大充电功率1MW。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

消息一出,丰田以及其他日车企傻眼了:说好的大家一起量产固态电池呢?

1、不等未来!现在就可以落地的“兆瓦闪充”

日企为什么感到慌张?因为与年年都在预计某年可以量产的固态电池不同,这次“兆瓦闪充”并非是什么“未来产物”,而是现在就可以落地的技术。

仅仅只是看参数可能还没有概念,根据宣传的充电体验——功率最高时,1秒钟就能充2公里;5分钟就能从35公里续航充到442公里,每分钟充电里程超过80公里

为了更有说服力,在发布会外场直接进行了充电演示:一台总行驶里程约为7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使用“兆瓦闪充”后,在4分18s的时间里就充入了395公里的可行驶里程,充电速率超过90公里每分钟



一般的燃油车加油的时间大概也就是5~8分钟左右。就效率上,“兆瓦闪充”完全可实现“油电同速”。

难怪日本会为此感到慌张。要知道,直到今日,日本车企也还是靠燃油车立足市场。但随着“兆瓦闪充”技术落地,日企恐怕现在就会面临新一轮冲击。

3、“追不上技术,恼火得很”

其实为了应对新能源电动车,日企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本田和日产就曾抱团成立汽车公司,但就是跟不上我们的速度。路透社称,在电动汽车领域似乎具备无穷的专业知识,这对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凭借多年的科技人才积蓄,我国的前沿科技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等领域进展飞速。



在电动车领域,国内同样实现对传统汽车强国日本、美国、欧洲的碾压,实现海外“二次扎根”。今年1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多国实现高速增长,并完成了单月超越特斯拉的小目标。



3、新能源电动车,或将跑遍全球

新能源电动车的进步,也让国外同行无比羡慕。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几十年来,日产、本田、丰田、大众和其他国外主导了国内市场,同时这些车企认为中国本土车企在技术、质量和设计方面落后,因此从未担忧过对手会蚕食掉自己手里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过去四年里,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迅猛发展,让这些外国车企大感意外,此次发布的新技术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其他新能源厂商同样也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或许未来,新能源车跑遍世界的日子并不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