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许多钱汤(日本传统公共浴池)和温泉设施禁止有纹身的客人入内,但随着入境日本的外国游客增加,一些设施也开始放宽这一规定。那么,为什么在日本会形成“纹身=反社会”的印象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回顾一下。

纹身曾是日本人成年的仪式

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加,钱汤和温泉设施是否应该修改“禁止有纹身者入内”的规定,成为了日本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形成这样的规定呢?



日本的纹身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中国古代的历史书籍《魏志倭人传》中记载:“倭人男子皆在面部和身体上纹身,通过纹身的位置和大小来区分身份。”从这一记载可以推测,纹身曾是日本男子成年仪式的一部分,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自愿的行为,成为一种展示力量的习俗,这一变化可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纹身=不良习俗”的由来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思想流派,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儒家经典《孝经》中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不能有任何损伤,这是孝顺的根本。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将纹身作为一种刑罚,施加在犯人的额头或脚上,而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则自愿在手臂或背部纹身。因此,纹身逐渐成为了一种“非良民”的标志。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入,日本之前的纹身习俗也逐渐消失,纹身要么被用作刑罚,要么成为一些向往侠义之人展示自我的方式。

在没有麻醉的时代,纹身的过程极其痛苦,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忍受。因此,在日本江户时代,拥有复杂且大面积纹身的人反而会受到敬畏。

《暴力团对策法》使纹身形象更加负面

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对黑帮的看法并不十分负面,甚至在昭和时代战后初期,纹身也没有被完全否定。然而,随着黑帮行为方式的变化,日本社会对黑帮和纹身的看法也逐渐改变。1991年,日本《暴力团对策法》出台后,纹身的负面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公共浴场、温泉地和公营游泳池等场所开始加速排除有纹身的人。

然而,随着有纹身的黑帮成员逐渐成为少数,以及出于时尚目的纹身的普通人和在手臂上纹小图案的外国游客的增加,日本的各机构也开始被要求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