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民意调查,其内容为是否应将“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改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这一提议一经提出,便在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远不止名称改变那么简单,它深刻折射出美国全球战略的深层次转变。
美国军事机构命名的演变,始终与国家战略的走向紧密相连。1789年美国设立“战争部”,到1947年改组为“国防部”,这一名称的更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二战后,美国从区域强国迈向全球霸主,杜鲁门政府将战争部与海军部合并,组建国防部,目的在于整合军种资源,以此应对冷战时期的威胁。那时,“国防”二字突出了本土安全以及防御性战略的定位。
然而,当下的情况似乎表明历史正在发生轮回。赫格塞思的提议并非毫无征兆的突发奇想,而是美国近些年来战略转变的必然结果。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优先”政策推动美国军事行动从“反恐”逐渐向“大国竞争”转型。从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到南海巡航以及台海威慑,美军在海外的军事部署范围和强度,早已超出了“防御”的范畴。军事专家杜文龙曾指出:“‘国防’中的‘防’字如今成了一种束缚,‘战争部’这一名称更契合美国当下全球出击的实际态势。”
这一更名提议背后,潜藏着美国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在过去国防部时期,美国主要依靠军事力量威慑对手,进而维护全球秩序。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俄罗斯的复兴,美国决策层觉得必须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赫格塞思曾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威胁到美国利益,我们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这种思维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体现为“一体化威慑”概念,即将军事、经济、科技等手段整合,形成具有攻击性的战略工具。
美国在盟友关系上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盟友的压榨行为不断显现,例如退出《中导条约》、削减驻德美军、对加拿大加征关税等,这些举动极大地动摇了北约的根基。赫格塞思的更名提议,被欧洲看作是“抛弃防御共识,走向单边军事冒险”的危险信号。德国《明镜周刊》评价道:“战争部的命名,意味着美国会把盟友当作棋盘上供其随意摆布的棋子,而非平等的伙伴。”
在军事领域方面,美国近年来通过成立太空军、网络司令部,将军事竞争扩展到新兴领域。马斯克支持更名,称“战争”更准确,这源于他作为SpaceX掌门人的敏锐战略眼光。太空与网络空间的军事化,本质上是“无国界战争”的延伸。这种转变在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得到体现,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等被列为“战争优先投资领域”。
虽然民意调查显示有54%的支持率,但这一提议仍面临诸多质疑。参与投票的19.7万人仅占美国人口的极小比例,而且社交媒体用户的代表性存在局限,这使得民意的真实性受到怀疑。有批评者指出,该提议更像是一种政治动员工具,意在营造“全民尚武”的氛围。《纽约时报》评论:“当战争被包装成‘民意’,民主的根基就会受到威胁。”
前国防部长盖茨曾发出警告:“更名会释放危险信号,可能刺激对手做出过激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指出,美国若将军事扩张合法化,“只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俄罗斯则直接将此举与冷战时期的“战争部”相提并论,认为这是“新冷战宣言”,这表明更名提议存在引发战略误判的风险。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公开演讲中强调:“军人的誓言是捍卫宪法,而非发动战争。”更名提议引发了美国军内的担忧,当“战争”成为部门使命,“正义战争”与“侵略战争”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这种担忧在2024年奥斯汀“脱岗事件”中已有所体现,国防部高层的决策透明度与责任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
这一更名提议能否最终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国内政治角度看,若特朗普政府推动更名,需要通过国会立法程序。共和党内部虽有“鹰派”支持,但民主党和部分温和派共和党人可能会以“违背历史共识”为由进行反对。而且,2025年中期选举临近,两党很可能会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舆论较量。
在国际上,北约盟友的反对声音可能会对美国的决策产生牵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明确表示:“更名将破坏跨大西洋防务合作的基础。”如果美国不顾反对强行推进,可能会加速欧洲防务自主化进程,进而削弱其全球战略布局。
以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为代表的军事工业复合体,长期依靠海外战争获取利润。更名提议若通过,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战争经济”模式,使美国更深地陷入地区冲突。2025年《国防预算法案》已显示出这种趋势,军事采购预算同比增长12%,达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国防”到“战争”,表面上只是简单的名称更改,实际上反映出美国战略思维的巨大变化。它既体现了美国对过去霸权地位的怀念,也暴露出其对当前国际挑战的焦虑。当“战争”成为国家机器的核心使命,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困境。正如二战后更名时杜鲁门所说:“军事力量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和平,而非发动战争。”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美国能否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考验着其战略智慧与政治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