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美领导人将于下月在中国会晤,请问发言人能否证实?对此,毛宁表示:“你这个问题我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

特朗普最快可能会在4月赴华和中方领导人见面。原本他是想让中方赴美,在白宫或者海湖庄园见面的。前段时间他已经当众表达了这个想法,但中方的“已读不回”已经表明立场:如果特朗普想谈,那还是亲自来中国一趟比较有诚意。在他上台前,曾接到中方领导人的贺电。在他上台之后,我国外长又和美国国务卿通了电话,照这个趋势来看,中美还是有的谈的。美国领导人访华是中美交往的惯例。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他就曾携夫人一起到访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对中国的种种针对,已经让美国政府在中国这里信誉全失:两个月时间里,美国先后两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悍然发起贸易战,这是其一;在外交上挑衅不断,美国防部长在近期言论中甚至抬出战争来威胁中国,这是其二;国务卿鲁比奥出访巴拿马,以“出兵”向该国政府施压,逼迫他们退出“一带一路”,这是其三;特朗普又拿李嘉诚将巴拿马港口运河出售于美资做文章,宣称“美国又一次获得胜利”,把正常交易工具化、政治化的无耻行径,这是其四。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这时,欧盟对华关系的态度明显缓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誓言要在与美国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谈及对华关系时,冯德莱恩称,她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对此,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这是有“欧洲最著名对华鹰派”之称的冯德莱恩,近期内第二次做出类似表态,语气明显软化。这表明,在面对来自盟国关税威胁时,欧盟为中欧关系解冻敞开了大门。

欧洲内部对华理性声音显著增加。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中欧经济互补性极强,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欧贸易直接支撑欧盟300万个就业岗位,仅清洁能源合作就已形成年产值超千亿美元的产业生态。中国在全国两会上设定2025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并承诺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范围、优化营商环境,这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希望。

欧盟统计局当地时间3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也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2133亿欧元,从中国进口商品5178亿欧元。




欧盟会议(资料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发布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联合国同欧盟合作问题安理会公开会上的发言中提到,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我们对欧盟抱有信心,希望欧盟成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中方愿与欧盟及其成员一道,深化在联合国等多边领域的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在这关键时刻,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计划于3月底访华。这将是他在去年12月接任这一职务后首次访问中国。港媒报道称,近来中欧贸易关系出现裂痕,去年欧盟一意孤行挑起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并在风电光伏设备、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与中国多有贸易摩擦,预计这些双边分歧都将被列入讨论议程。同时,随着跨大西洋联盟陷入混乱,谢夫乔维奇的在华议程可能比他的前任更为积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