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段文章,我都惊到了!

有个地方的房价从每平米11000元直接跌到了3500元!你们算算这得亏多少钱?



一套100平的房子,这不就是亏了75万吗?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是普通家庭一两代人的血汗钱!想想都替那些业主心疼。



【曾经的"香饽饽"变成了"无人区"】

看这新闻说的是郑州一个叫栋林湖的小区,就在地铁6号线旁边。2013年开发商刚盖这楼盘时,开盘价才6000-7000元,还是精装修呢!

地段是有点偏,但房子本身条件不错,18层的小高层,还有6层洋房,楼间距特别宽,采光特别好,连一楼都能晒到一整天的太阳。



到了2016-2017年那会儿,郑州房价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涨,这个小区也跟着水涨船高。最贵的时候高层房价破万了,后来地铁6号线一获批,立马成了"香饽饽"——地铁房啊,离地铁口才300米!一大堆投资客蜂拥而至,因为当时郑州主城区限购很严,有钱没资格的人就都跑这来投资了。



可现在呢?这里的二手房才卖3000多一平!那些洋房更惨,巅峰时一楼带花园能卖到1万7,现在8000都没人要。最让人震惊的是,明明房子都交付好几年了,可大多数楼栋住的人连20%都不到!



整个小区干干净净的,就是没人气,跟鬼城似的。

我看有人还拿这地方跟县城比较,说有些县城的房子明明是小开发商建的,物业服务差、绿化差,还是毛坯房,价格居然还能卖到6000多。



前几年房产中介还信誓旦旦地说郑州周边的地铁房多有性价比,现在看来真是打脸啊!

短短两三年,一个地方跌到3500,另一个地方却坚挺在6000多,这房价走势真是太奇怪了。

【为啥会这样?三个原因说清楚了】



我仔细看了下分析,房价暴跌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房子太多了。

据2022年的数据,有些地方的房子就算不再盖新的,现有的也得卖两年才能卖完。东北三省和西北那些县城更惨,需要五年以上才能消化完库存。听说广西防城港那边,积压的房子得12年才能卖完,太夸张了!

第二是人都走光了。

小县城和郊区的年轻人要么上大学,要么去大城市打拼,基本没人留下。剩下的老人和孩子哪有钱买房啊?买房主力不在了,房子自然就卖不动了。

第三是大家都不看好房价上涨了。

国家一直强调"房住不炒",现在的房子就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投资的。而且县城和郊区的房价也就六七千顶天了,再往上涨没戏,谁还愿意把全部积蓄甚至借贷都砸在房子上?



网上评论也挺有意思,有人说"房价3500其实挺好的,老百姓都能买得起房了,对经济发展有利";

也有人觉得"房子就是用来住的,就算是20000一平,你还是有一套房子住,卖了还得按这价格再买,别太纠结";



还有人直接预测"看这情况,房价还得继续跌"。

这种房价暴跌的事在好多地方都有。新闻里提到另一个县城,房价从15000跌到3500,降价都卖不出去,房东都快疯了。2018-2019年那会儿,很多县城搞棚改,到处拆房子盖新楼,政府还给补贴,一时间房子抢都抢不到。

现在呢?到处是停工的工地,开发商资金链断了,买了房的人后悔死了,房子质量差,小区管理跟不上,工作机会又少,简直是雪上加霜。

我觉得这事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房子说到底就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投机的。不少人铤而走险,借高利贷买房,结果房价不涨反跌,血本无归,这教训太惨痛了。



现在看来,县城和偏远地区的房产市场前景确实不乐观,年轻人都往大城市集中,没有人口支撑,房价想不跌都难。

我们老百姓买房真得量力而行,看准自己真正的需求和经济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说实话,房价回归理性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好事,但对那些高价买进的人,确实很残酷。

你们觉得呢?房价还会继续跌吗?

【新闻来源:网络文章整理,2024年3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