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浙派中医”系列丛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浙派中医·地方卷》12册,《浙派中医·专科卷》9册,是首部系统梳理“浙派中医”各地方与专科历史脉络、学术特色与临床成就的权威巨著。系列丛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国医大师葛琳仪、王永钧担任学术顾问,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任总主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晶,国医大师葛琳仪,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陈根芳,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郭寄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总编辑李秀明,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等领导出席发布会。21册书稿主编、浙江省内11个地市中医药学(协)会会长、秘书长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事。
地域与专科并进
构建浙派中医立体框架
浙江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据相关统计,民国以前,浙江名医有史可考者有1700余位,中医药著作有案可稽查的达1800余种,千余年来,浙江的医家们不断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使浙江中医学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2017年7月1日,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在其主办的第六届“之江中医药论坛”上发布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综合称谓为“浙派中医”。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唱响了精准宣传浙江传统医学流派的主旋律,对浙江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丰富‘浙派中医’的学术内涵,整理‘浙派中医’地方、专科发展史,挖掘其中的内涵、特色及其规律,是一项研究‘浙派中医’的基础性工作,极为重要。”范永升这样说。有鉴于此,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于2022年7月1日启动“浙派中医系列丛书”地方卷和专科卷的编撰工作。
《浙派中医·地方卷》共12册,以“一省十一市”的独特框架全景呈现浙江中医药文化版图,系统介绍浙江省全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积淀:首册《浙派中医史》纵贯千年,勾画全省中医药发展主线;其余11册聚焦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市,深入挖掘各地中医药与吴越文化交融的特色实践,从“钱塘医派”的学术争鸣到“永嘉医派”的临床创新,从“绍派伤寒”的经典传承到“婺州医学”的民间智慧,生动诠释了浙派中医“因地成派、守正出新”的鲜明特色。
《浙派中医·专科卷》(第一辑)共9册,以学科为纲,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针灸、推拿、脾胃、男科九大专科领域,首次系统整理各专科历代浙江名医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精华。丛书不仅梳理了朱丹溪、张景岳、张山雷等古代大家的理论贡献,更收录了何任、葛琳仪等国医大师的现代创新经验,全面展示了“浙派中医”临床各科的历史发展过程、医家医著、学术思想、发展现状等内容,实现了历史经典与当代实践的有机衔接,为临床、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浙派范式”。
权威阵容领衔编撰
千年浙医焕新亮相
“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浙江中医药的历史脉络、地域特色、医人医著、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发展现状等内容。两套丛书内容丰富、研究系统、实用性强,对了解浙江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文献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于文明在序言中如此评价。
据了解,丛书编纂历时三年,汇聚了300余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统筹组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程参与编校。其中,《浙派中医·专科卷》丛书被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列为2022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
“该丛书以地域为经、专科为纬,构建了浙派中医研究的立体框架,是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的标杆之作。”葛琳仪表示,“书中收录的医案与经验,凝聚了浙派医家‘辨证精准、用药轻灵’的临床精髓,对提升现代中医诊疗水平意义深远。”
发布会上,李秀明介绍,“浙派中医”所蕴含的宝贵学术经验和思想,值得当代中医人传承与弘扬。此次合作是“学术高地与出版平台的强强联合”,丛书的出版发行是浙派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对浙派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
赓续文脉守正创新
为“健康中国”注入浙江智慧
自2017年“浙派中医”统一称谓发布以来,社会反响热烈。《中国中医药报》开设专栏并长篇报道了“浙派中医”有关内容;在意大利等地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大会上设立“浙派中医”专场,得到了国内外中医药界的广泛认可。2021年,《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要“打造‘浙派中医’品牌,实施‘浙派中医’传承创新工程,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推进行动计划”。《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保护研究,梳理浙江中医药发展源流与脉络,整理医学文献古籍,编撰‘浙派中医系列丛书’”。2022年1月1日,《浙江省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强调,要“推进‘浙派中医’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发挥‘浙派中医’在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学术推广、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浙派中医”传承创新发展迎来了新跨越。
吴晶表示,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是浙江中医药领域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传承发展“浙派中医”的重要成果。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原则,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浙派中医”的历史渊源、学术流派、特色技术、临床经验等,全面展示了“浙派中医”的发展脉络和学术成就。这对传承和弘扬“浙派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和临床实践,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提升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浙派中医·地方卷》《浙派中医·专科卷》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地域中医流派系统研究的空白,更通过“以文载道、以书传薪”的方式,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服务“健康中国”注入浙江智慧。
来源:省中医药学会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