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段时间,凑了个所谓的“自愿联盟”,一直在商讨出兵乌克兰维和的相关事宜。

在新一轮高层峰会举行前夕,德国媒体《世界报》突然收到消息,说中国与欧盟的外交官,在布鲁塞尔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探讨中欧在维和一事上开展协调的可能性——而中方的最新态度,让欧洲无不感到惊讶。


【有消息称,中欧双方就在乌克兰维和一事进行“非正式会议”】


有必要明确,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尚未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世界报》收到的,是“不具名外交人士”提供的“内部消息”。

如果这个人士真的存在,能第一时间了解中欧非正式会谈的内情,想必他的级别不会低到哪里去。

话又说回来,既然是非正式会谈,也说明中欧对这件事的态度都很谨慎,目前或许还停留在互相试探的层次,并不适宜第一时间官宣。只有确定了各自的意向,才会派出高级别代表,举行正式会议。

假设中欧就维和一事开展接触确有其事,也不能视为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实际上我们的立场一直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愿意为冲突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维和自然也是发挥作用的一环。


【美俄乌和谈取得进展,讨论维和的时机理论上已经成熟】


而且前面几个月,国际社会就讨论过,中国出兵在乌克兰维和的可能性,当时我方外交部对此给出了开放性的回答,而非直接否认。

如果中欧真的就此事开始进行接触,恰恰说明,随着美俄乌在和谈问题上取得进展,讨论维和的时机基本成熟。

美俄元首通话之后,特朗普又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几经“协调”之后,美俄乌都派出代表团,在沙特举行间接的三边会谈。说是间接,是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代表团不会直接见面,而是分别与美方代表接触。

随后美方接连放风,说各方准备讨论全面停火和领土分割问题,以及乌克兰已经“放弃加入北约”。这似乎意味着,泽连斯基政府在美国的政治压力,和俄罗斯的军事压力面前,做出了极大的让步。


【特朗普与普京新一轮通话后,美俄乌在沙特开展会谈】


整个过程中,欧盟是被排除在外的。所以欧盟现在组建的这个“自愿联盟”,就是要向国际社会强调,欧洲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参与俄乌和平进程,不会一直看美国的脸色。

可这件事,欧盟确实没法擅作主张。乌克兰那边不用说,马上都要被吃干抹净了,欧洲愿意伸出援手,肯定是欢迎至极;

至于俄罗斯,则是划了一道“红线”:不接受北约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哪怕是作为维和人员也不行,理由是这些人的军事身份“具有风险性”。

早在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之前,俄罗斯与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上,就较劲了将近十年,再加上冷战时期累积下来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在地缘上只有互相怀疑,不存在任何互信可言。


【英法在欧洲组建“自愿联盟”,关门开会,讨论在乌克兰维和】


欧盟不相信,俄罗斯只会满足于占领乌东地区。乌克兰边上哪几个东欧国家,更是怕俄罗斯的“国境线”离自己越来越近,这几年都摆出了一副积极备战的架势。

俄罗斯这边,因为在《明斯克协议》上吃过好几次亏,现在同样怀疑,欧盟是打着“维和”的幌子暗度陈仓,针对自己进行军事部署,搅局美俄和谈。

特朗普政府那边,则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私底下的表态却很伤人:只靠欧洲震慑不住俄罗斯。

看得出来,美国并不看好欧洲的维和计划,但并没有公开支持或反对,只是看着自己的盟友在那边穷折腾。

美国的想法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俄乌冲突后期,法国等国家,确实考虑过“出兵乌克兰”,只是无法在内部达成一致。出兵维和看似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政治上的困境不变,所以才有了这个“自愿联盟”,要不要出兵维和全凭自愿,而不是欧盟国家的集体决策。


【中国维和,一直都是在安理会走程序,做到师出有名】


可自愿归自愿,哪怕定下了维和的大风向,怎么参与,怎么协调仍然有待商榷。

这时候,欧盟那边收到消息,说中国可能对中欧协调维和有想法,心态顿时复杂起来。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若是“自愿联盟”能与中国协调,让中方也参与维和行动,就能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俄罗斯那边,可以不信任欧洲但中国这几年对俄乌问题的立场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真的有维和的打算,普京政府也要给面子。

何况中国参加维和,还能带动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参与,为战后和平局势提供系统性的保障,让普京政府“知难而退”。这是长期与俄罗斯对立的欧洲做不到的。

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出兵维和,是美俄欧乌四方都能接受的选择。但正如之前所说,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只有西方媒体在对中欧间的“非正式会谈”捕风捉影。何况中国作为五常之一,出兵维和,只会走安理会的程序,做到名正言顺,而不是像欧盟那样,关起门来开小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