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印发《2025年商丘市体育领域省重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聚焦群众健身需求,推出三大惠民举措,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2处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推动4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面向市民提供超2.3万人次体质监测服务,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方案,商丘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建设12处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优先选址城乡街道、街心公园及乡镇中心区域,构建“15分钟健身圈”。新建运动场占地约700至1000平方米,配备一体化篮球、足球、羽毛球设施及太阳能照明系统,实现“全天候”开放;同步增设老年人康复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满足“一老一小”群体需求。


(资料图片)

商丘市体育馆、永城市体育馆、柘城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宁陵县体育馆等4座享受中央补贴场馆将优化开放政策。按国家标准,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超330天,节假日每日开放不低于8小时,户外区域全天免费开放12小时以上。场馆低收费价格将控制在市场价70%以内,并对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实行半价优惠。市教体局强调,开放时段将重点覆盖晨晚练高峰,杜绝“错峰惠民”现象。

2025年,全市计划开展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少于2.3万人次。市级、县级监测机构将分别完成3200人次、2200人次任务,通过身高、体脂、心肺功能等十余项指标检测,为市民出具个性化健身方案。测试数据将纳入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助力构建全民健康数据库。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商丘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体局牵头,联动纪检监察部门和各县区体育机构,建立督办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严控建设标准,确保运动场设施符合国家应急疏散、消防安全规范,场馆开放严格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

据悉,商丘市此次民生工程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增进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加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和科学健身指导有效供给,推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健康商丘”建设注入新动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京九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