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

那么结核病的症状是什么?应该如何治疗?日常又该怎么预防?我们邀请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医师沈鑫、陈静为大家详解“防治结核病”。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害全身多个器官,其中80%以上为肺结核(俗称“肺痨”)。

肺结核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进入空气,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注意:感染结核菌后,约5%-10%的人会因抵抗力较弱而发病,经过规范治疗,85%-90%可治愈,无需过度恐慌!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肺结核!

  • 典型症状

✔️ 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

✔️ 痰中带血、咯血、胸痛。

✔️ 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约20%患者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需通过体检发现。

如何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测(查结核菌)、支气管镜检等,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 治疗五原则

早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联合: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适量:根据体重、年龄等调整剂量。

规律:每日按时服药,不漏服。

全程:初治患者需6-8个月,耐药患者需18-24个月。


  • 常见误区

疗程满6个月自行停药→ 易复发或耐药!

出现药物反应立即停药→ 轻症可对症处理,重症需医生调整方案。

预防结核病,牢记这些措施!

1️⃣个人防护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口鼻,痰液吐入带盖痰盂或密封袋; 居家患者分室居住,常通风、戴口罩。

2️⃣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3️⃣及时就医

咳嗽咳痰超过2周,请及时就诊。

4️⃣消除歧视

结核病治愈率高,患者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关怀。

封面图及配图来源:Freepik、摄图网

更多阅读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