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为切实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民政部将重点抓好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优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重点工作。

(3月23日《现代快报》)

2021年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过一个案例。来自内蒙古的张女士和来自山东青岛的王先生在江苏南京工作生活多年。2021年之前,两人决定领证结婚,但由于当时未将户口迁到南京,只好回王先生老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据王先生介绍,从南京坐火车回青岛单程要花6个小时左右,高铁票再加上其他路上的花费,往返一趟的花销接近2000元,他还专门向单位请假3天。像王先生一样“为爱奔波”的不在少数。

以前新人要带着厚厚一摞证明,现在只需身份证和户口本,系统自动关联电子证照。“全国通办”犹如及时雨,浇灭了异地情侣们为领证往返奔波的烦恼。这项改革背后是政府部门打破数据壁垒的努力。全国婚姻登记信息库的建立,让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核验身份信息。

对于漂泊异乡的年轻人来说,这项政策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正如一位年轻人说的那样:能在奋斗的城市领证,感觉真正在这里扎下了根。在工作地补办结婚登记,结婚证上的地址,记录着我们共同打拼的足迹。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施行可谓众望所归。这一举措打破了户籍限制的藩篱,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了婚姻登记服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让政务服务更贴近民生、更具温度。

此外,“全国通办”也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简化婚姻登记流程,让新人能更轻松地步入婚姻殿堂,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婚姻文化氛围,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当结婚变得更加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年轻人对繁琐手续的顾虑,为提升结婚率、稳定人口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要确保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顺利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民政部门需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受理条件、办理流程和证件材料要求,确保登记工作依法依规、严谨有序,为幸福婚姻保驾护航。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数据时代服务理念的“瓜熟蒂落”。它让每一对有情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更加顺畅。当行政手续不再成为幸福的阻碍,更多爱情故事将在神州大地自由绽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