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闻

近期一位刘姓工程师因出卖军事机密被判处死刑,疑似和歼-35有关。

01、时隔四个月,歼-35就泄密了?

这次处罚确实很高,从量刑标准来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情节较轻的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情节较重的可判处10年以上,乃至无期徒刑和死刑。而这次刘姓工程师直接顶格处理,可见情节有多严重。



之前网上就流传了一件事,一位工程师自认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尤其是被拒绝晋升,心里充满了怨恨,于是就在辞职前拷贝了大量的机密资料,辞职后就开始出售,被安全部门抓捕后供认不讳。承认所有的罪行。

其实光从这消息来看,这里就明显有个问题:难道只是因为没有得到晋升,就选择出售国家机密?这里面孰轻孰重,他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他这样做完全就是“螳雷”,还无法解决问题,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件事。

他辞职之后,一直痴迷金融市场,幻想靠炒股发家致富,让那些曾经看不上他的人后悔,结果恰恰相反,不仅没致富,还为此欠了很多负债,连身边的亲戚、朋友、亲人都借光了,再加上网贷、信用卡等等债务根本换不上,最终他才选择冒险。

这个细节至关重要,如果他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排挤,辞职后就出售机密,这无异于抹黑,就等于在告诉大家“国内科研单位尔虞我诈,不讲规则”,但其实真正原因是他炒股失败,而且至于出售的机密到底是不是和歼-35有关,这也只是猜测。



02、歼-35历经磨难才凤凰涅槃,机密没那么容易泄露

很多军迷肯定知道,歼-35的前身是沈飞自研的FC-31,最初根本就不是军队项目,而是沈飞自己搞的外贸项目,从2012年首飞,再到2024年确定服役,这中间历经12年磨难,终于凤凰涅槃了。

现在已经确定,歼-35正在发展出三个型号,空军型和舰载型,以及网传的出口型号“歼-35E”,从外形来看,它明显比歼-20小了很多,而且作为高低搭配,成本也确实低了很多,但是得益于精准的任务需求,相比美军搞出来的F-35,歼-35的任务很简单,就是针对F-35,舰载型也是一样,等到福建舰服役之后,歼-35就会上航母。

反观美军的F-35,从诞生开始就问题重重,先是因为过度强调通用性而导致频频故障,比如起落架打不开,隐身涂层破损等等,尤其是F-35B,为了实现垂直起降,航程和载弹量都受到了限制,导致在整个F-35家族中的性能最差。

这就是任务不明确的弊端,美军为了让两栖攻击舰也能装备固定翼舰载机,就只能采用垂直起降方式,而076“四川舰”的出现则完全打破了这个规律,两栖攻击舰也能装备弹射器。



再加上歼-35本身性能就优秀,尤其是装备了涡扇-19发动机之后,性能又进一步得到提高。有消息称内部弹仓能携带6枚空空导弹,而且在特殊情况下,还能用外部挂架挂载对地对海打击武器,多功能性很强。

未来完全可以和歼-20实现“高低搭配”,生产数量很有可能超过1000架,足以应付美国及其盟友在中国大量部署F-35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刘某真的是泄露了歼-35的机密资料,那死刑并不轻,要知道歼-35才刚刚服役,今后还要出口,在这关键时刻泄露机密,就意味着很多细节都要做修改,尤其是数据链、雷达、作战系统等等涉及体系建设的设备。

不过呢,现在军工都是分工合作,从现有信息来看,刘某手上的资料应该不会太多,而且也不可能涉及关键机密,否则他根本拿不到,更别说出售了,估计有可能就只是气动外形、座舱等等,但是话又说回来,能够研制五代机的国家就那几个,就算有的国家能拿到,也不一定用得上。



03、如果刘某能拿到核心机密,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很明显,歼-35太重要了,尤其是目前很有可能并没有大批量装备,尤其是对于大洋彼岸来说,这块蛋糕太香了,就算花再多的钱,给再多的好处也得拿到手,难道刘某自己都不知道吗?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了,刘某为什么还留在国内。

逻辑很简单,只要他手上的东西够硬,条件肯定随便他开,那么他肯定就要离开,毕竟泄露机密这种事是早晚会被发现的。

想想看,连美国自己都暂停了六代机项目,五代机F-22、F-35也是问题不断,之前还被爆出来发动机造假,难道美国就不借鉴借鉴歼-35?如果有这个机会,他们一定愿意,所以说从这点来看,刘某手上的资料应该没有那么机密。

看来可能是外国间谍也知道这些资料没什么大用,或者说就算买到了,要么造不出来,要么成本太大,要不然也不会拖了这么久,但是这毕竟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成果,容不得侵犯,所以刘某被判处死刑并不冤。



随着中国军工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些年很多高科技装备井喷,这就意味着要更加重视保密意识,这根弦一定要紧绷,这次的刘某事件就是很好的警示案例。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