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道,近日一则重磅消息惊讶世界:美国海军“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与一艘悬挂巴拿马旗帜的商船“贝西克塔斯 - M”号相撞。这一突发事件瞬间成为全球焦点,也让美国海军的颜面扫地。
“杜鲁门”号(资料图)
“杜鲁门”号航母可是美国海军的“明星舰艇”,它以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杜鲁门的名字命名,属于“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全长332.8米,排水量高达103900长吨,1998年7月就入役了,母港在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一直以来,它在全球各大洋耀武扬威,代表着美国强大的海上力量。可这次,却在埃及外海“阴沟里翻了船”。
据美国海军13日发布的声明,碰撞发生时,航母的水面部分受损,但没有造成进水,核动力推进装置也没受损,舰载飞机也都安全,也没有人员受伤。然而,即便如此,这起撞船事件还是引发了诸多疑问。从流传出的照片能看到,“贝西克塔斯 - M”号货轮船头部分受损,系泊缆绳卷轴被切断,前右舷舱口围板也有损伤。
美国“动力”网站分析,这种损伤位置表明,它撞上了“杜鲁门”号航母飞行甲板外延支撑部分,至少说明这次航母大概率是“受害者”。但不管怎么说,一艘航母被巨型货轮撞上,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杜鲁门”号(资料图)
要知道,航母航行时通常位于打击群中心位置,身边有众多“带刀护卫”严密防护,一般情况下很难和其他船只撞上。可这次,“杜鲁门”号却被一艘民用商船撞了。有分析认为,事发时“杜鲁门”号正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按照要求必须以单列纵队排队,这使得航母编队无法形成作战队形,失去了护航舰艇的有效保护。
而且,碰撞发生在午夜,能见度差,船员也可能因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疲劳、懈怠。从2024年9月以来,“杜鲁门”号就在红海“疲于奔命”,参与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船员疲劳、装备维护滞后、应急处置能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美国海军近些年事故频发。2017年,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美军就连续发生两起驱逐舰和货船相撞事故。当年6月,“菲茨杰拉德”号在日本海域与菲律宾商船相撞,造成7名船员死亡。调查显示,舰上值班人员连续36小时未充分休息,70%的船员未通过基础航海技能考核,第七舰队每年实战化训练时间不足北约标准的50%,模拟器训练每月仅4小时。
同年8月,“麦凯恩”号在新加坡与油轮相撞,造成10人死亡,撞船原因包括操作失误和系统界面混乱等。2025年1月28日,美军一架F - 35战机在训练时坠毁;29日,美一架客机与“黑鹰”直升机相撞,24小时内发生两起重大事故。2月12日,美国海军一架EA - 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坠毁。这些事故都暴露出美军管理混乱、玩忽职守、训练不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杜鲁门”号(资料图)
此次“杜鲁门”号撞船事件,不仅让美国海军自身焦头烂额,也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一直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各地耀武扬威,推行霸权主义。然而,这样接二连三的事故,让人们看到美国军事力量并非坚不可摧,其背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中方早就强调,各国应遵守国际法,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而不是动辄使用武力,炫耀军事力量。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没有给当地带来和平与稳定,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如今,“杜鲁门”号航母的事故,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美国,霸权主义之路并不好走,过度的军事干预只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和问题。特朗普恐怕怎么也没想到,美国引以为傲的航母会遭遇如此尴尬的局面。这一事件,也必将对美国海军在中东地区的部署和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美国如何应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