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提高免疫力、记忆力,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稳定情绪。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大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西医方面

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保持相同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即使在周末或休息日也是如此。这样有助于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促进睡眠健康。

②避免在睡觉前过度兴奋:在睡觉前,避免看电视、玩电脑、吸烟、喝酒、饮用咖啡和其他刺激性饮料,这些行为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使入睡困难。

③定期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缓解压力,并有助于睡眠;应在睡觉前至少3小时停止运动,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平静下来。

④避免在床上看电视、工作或使用智能手机:在床上进行睡眠之外的任何活动都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由于电子设备会发出蓝光,影响褪黑素分泌和大脑放松,故在床上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会影响睡眠。

⑤避免在床上翻来覆去:如果在床上翻来覆去20分钟还无法入睡,建议起床并进行轻松的活动,如阅读或冥想,然后再回到床上。

⑥避免长时间午睡:否则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应尽量将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能放松身心、帮助入睡的睡前活动

①放松训练:可以尝试深呼吸、腹式呼吸、渐进性放松训练、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②泡脚:将脚浸泡在温水中,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③阅读:在卧室外阅读一些轻松、有趣的书籍,有助于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④听音乐:选择柔和、舒缓的音乐,有助于放松身心、舒缓情绪。

中医方面

①起居有时:根据季节的阴阳消长变化,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助于人体功能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

②睡眠姿势:建议选择侧卧睡眠,仰卧次之,不建议俯卧。酌情选择“还阳卧”,双手放于腹部,双下肢弯曲,髋关节外展,脚掌对脚掌,有助于放松身心。

③睡眠卫生:睡觉时用鼻子呼吸,鼻毛可以过滤灰尘,尽量不要张口呼吸。睡觉之前,不要饮酒。

④调整情志:睡前放下一切喜怒忧思,放松心情,恬淡虚静,自然欲睡。



睡眠养生与十二时辰的关系

子时(23:00至1:00):胆经当值应入睡,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开始生发,胆气初生。

丑时(1:00至3:00):肝经当值,此时阳气生发,肝经旺盛,肝血回流。

寅时(3:00至5:00):肺经当值,宜入眠,人体温度降至最低,注意保暖。

卯时(5:00至7:00):大肠经当值,宜排二便,经络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宜排出废物。

辰时(7:00至9:00):胃经当值,应吃早餐,此时消化能力旺盛,营养吸收好。

巳时(9:00至11:00):脾经当值,建议9点前结束早餐,否则易引起脾经运化功能不良。

午时(11:00至13:00):心经当值,此时阳气渐转阴,为气血调整阶段,不要剧烈运动。

未时(13:00至15:00):小肠经当值,13点前应吃完午饭,使小肠更好地吸收食物精华。

申时(15:00至17:00):膀胱经当值,输送食物精华至全身各处,有助于恢复精力。

酉时(17:00至19:00):肾经当值,晚饭不宜过饱、过晚,肾经发挥贮藏脏腑精华的作用。

戌时(19:00至21:00):心包经当值,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生气,宜散步。

亥时(21:00至23:00):三焦经当值,准备入睡,睡前泡脚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睡眠的健康密码》

本书主编: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陆林

本文作者:

唐向东 刘祥敏 孙洪强 张绿凤 王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