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菲律宾军事基地改造和发展局局长、前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表示,在中方“退出”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后,菲律宾正寻求日本和美国为这一价值50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62亿元)的货运铁路项目提供资金。他表示,菲律宾方面正就此同日本与美国公司以及政府融资机构接触、谈判,这也是BCD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舒亚·宾仓6月率领经济代表团访问东京的原因,但尚且“不知道谁会是出资人”。
马科斯(资料图)
最近,菲律宾经济的“病根”被彻底揭开了。2025年年初,有报道称,由于中资撤离,菲律宾的一些重大项目陷入了停滞状态,甚至无人接盘。这原本是大好机会的基建项目,现如今却成了菲律宾政府的烫手山芋。与此同时,菲律宾的经济数据也不太好看,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出口额更是大幅缩水。更严重的是,曾经依赖中国投资的菲律宾基建和能源领域,现在几乎陷入了“一地鸡毛”的状态。这一切的背后,和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的对外政策转变脱不开关系。
马科斯上台后,他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对中国挑衅,不仅派军舰到争议海域,还一边倒地靠向美国,积极拉美军入驻南海。这样的操作直接击穿了中菲之间的信任。尽管中国没有对菲律宾实施经济制裁,但不少中资企业出于风险考虑,选择撤出菲律宾市场。就这样,菲律宾自己亲手掐断了原本顺畅的合作渠道。最先受到冲击的是能源领域。菲律宾的海上油气开发长期依赖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中资企业撤离后,这些项目几乎全面停摆。
出口贸易(资料图)
中资的撤离让菲律宾失去了重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无奈之下,菲律宾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菲律宾能源部长公开向美方求援,期待与美企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然而,美国却表现得异常冷淡。美菲之间虽有民用核协议作为合作前提,但美国企业是否愿意掏钱参与还是未知数。而且,美国对菲律宾的年投资额不过 10 亿美元,与 5000 亿美元的缺口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特朗普上台后,美菲之间发生巨大变化,马科斯想从美国获取资金将更加困难。
在特朗普的执政理念下,菲律宾想要从美国获取巨额援助,难度堪比登天。历史经验也表明,特朗普时期,美国对盟友的援助往往附带诸多苛刻条件,更多是为了满足美国自身商业利益,而非真正助力盟友发展。再看日本,日本虽有一定经济实力,但近年来也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在对外援助方面,日本同样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谨慎权衡。菲律宾的基建与能源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日本是否愿意大规模投入资金,存在很大疑问。
菲律宾街道(资料图)
回看中国多年来积极经营东盟国家,成果显著。即便菲律宾在南海不断挑事,在欧美对华脱钩的大背景下,东盟依然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双方共同利益愈发深厚。而菲律宾若继续执迷不悟,丧失利用价值后或许会安分一些,但也不能排除美国利用各种手段胁迫马科斯政府继续反华,以榨干菲律宾的最后一丝价值。中菲南海之争,实则是中美博弈新阶段的开端,未来中国无疑将面临更多挑战。
看完这事儿,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到底,菲律宾的问题是自己作出来的。明明可以像杜特尔特时期那样,跟中国好好合作,大家一起赚钱,可现在却偏偏要在南海问题上挑事。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让他们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还让自己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基建停了,能源缺了,就业也成了问题,这些都是政策失误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菲律宾还指望美国来救场,可美国自己也有一堆麻烦,怎么可能无条件帮他们?所以说,合作共赢才是正道,菲律宾未来的日子会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