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2小时28分的通话,据环球时报报道,这成为美俄两国领导人历史上最长的通话。双方就乌克兰局势等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而在通话结束后,特朗普的一系列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其转头向中国喊话,释放出强烈信号。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团队正在规划与中国之间展开谈判。《纽约时报》援引其幕僚团队内部人士消息称,特朗普期望达成大规模协议,以此管控分歧、防止冲突。在这份计划中的协议里,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促使中国企业在美国大量投资,推动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二是期望与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共识,开展切实的核军控谈判。

特朗普如此重视中美经贸问题,有其深刻的政治利益与施政方略考量。回顾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他大力推行贸易战,围绕关税大做文章,根源在于他认为中美投资与贸易关系不平等。特朗普试图凭借贸易战,强迫中国在国际市场贸易地位上妥协,然而美国自身实力未能支撑其成功。如今,特朗普要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在对联邦雇员及旧利益集团采取强硬措施的同时,维持基本盘支持率,便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他企图借助中国经济力量,解决美国国内经济困局,在他的设想中,既然美国资本不愿在本土建设工业,那就吸引中国投资建厂、招聘美国工人;既然中美贸易存在逆差,那就与中国谈判,促使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以缓解美国财富外流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多年来一直炒作中国扩核,喊话要与中国进行核军控谈判。而此次特朗普“核军控给钱就能谈”的表态,是美国决策层首次以严肃方式正视中国核实力,也是核谈判政策的重大转向。从“商人要学会变现”的角度看,美国核力量是其为数不多对华仍有较大优势的领域,特朗普试图将这一优势“变现”,以在核军控谈判中获取利益。

结束与普京的通话后,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与中方有“自己的会谈”,并声称已收到中方希望搞好中美关系的信号,同时强调中国在贸易方面“迫切”需要美国,且对美贸易存在近万亿顺差,希望改变这一现状。但特朗普所提及的“近万亿顺差”存在夸大成分。实际上,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责任并非在中国。

特朗普还表示,华盛顿希望中国成为印度那样的国家,让中国“退回”到十几年前,放弃发展一切“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高科技,专心做美国的消费市场。这一言论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霸权思维。中国多年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是通过自身努力与投入获得的。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科技霸权,遏制中国发展,屡屡设置障碍,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公平竞争原则,也不利于全球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挑拨中俄关系,试图让俄罗斯疏远中国,达到围堵中国的目的。在与普京此次通话中,其“非常爽快”地答应俄方某些“条件”,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离间中俄的因素。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大谈“中美友好”,很可能只是迷惑性的烟雾弹,缺乏实质性意义。此前中方曾派出高规格特别代表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展现出发展中美关系的十足诚意,但中方也有明确底线和原则,绝不允许美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肆意妄为。

特朗普在与普京结束历史性通话后,迅速向中国喊话,其背后是复杂的经济、政治与战略考量。美国试图通过经贸谈判、核军控谈判等方式,在中美关系中获取更多利益,同时延续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思维。但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愿意与美国开展平等对话与合作,若美国一味采取不合理、不公正的手段,中方也必将坚定予以回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