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基于真实背景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正义和先辈大无畏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1/2免费阅读。

1948年2月柏林危机爆发,美苏两国几乎兵戎相见,引发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阵容和资本主义阵容陷入敌对。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担心美国武力干涉中国内政,国民政府担心苏联出兵干涉中国内政,于是有了这样一句话“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慢不得。”

国共两边都想快点决出胜负,最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孤注一掷,让东北野战军主动放弃后方一路南下,寻求决战,从而搅动全局,接连引发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国军超过150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战定乾坤,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长江以南的国统区,军事上的失利加上经济上货币改革的失败,其统治势力摇摇欲坠。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施渡江战役,其中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粟裕的部队)奉命肃清长江北岸的所有国军据点,入驻六合县和浦口,在长江北岸架起重炮,准备为部队渡江提供火力,炮击南京。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没有大炮的制造能力,军工系统的工作重心是为大炮提供弹药和修复工作,而非制造新炮,所有大炮全靠缴获。我军架设在长江口岸上的这些重炮都是“运输大队长”蒋介石提供的。

解放军当时军中装备的主要是美式和日式重炮。日式的为日本仿制法国施耐德山炮的99式山炮和91式榴弹炮,口径都是105mm,射程远,重量轻,主要作用是压制对方火力,这是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缴获的。其他诸如口径120mm和150mm的38式榴弹炮,口径150mm的96式榴弹炮都是日本投降后,解放军在东北接收的。

美式的是口径105mm的M2A1榴弹炮和155mm的M1918榴弹炮,这些大口径重炮是美国在抗战时期援助给国民党军的,性能先进。随着国民党军五大王牌被我军消灭,他们装备的那些M2A1榴弹炮基本上都被我军缴获了。

所有的炮兵类技术兵员,绝大多数也是国军投诚过来的,不少是在缅甸受过美国训练的炮手,战斗素质一流。

1949年4月20日上午8点,渡江战役开战在即,天地俱静,滚滚长江唯有涛声,隔江对峙的国共双方都紧张地盯着对岸。在晨雾之中,一艘飘着英国国旗的军舰突然出现,逆流而上,插入国共双方的战线,这位不速之客正是英国军舰“紫石英”号。

“紫石英”号的出现让国共双方都很紧张,连国民党军都懵了,不知道“紫石英”号是敌是友,因为国民党守军方面接到的指令是会有一艘澳大利亚军舰通过,而不是英国军舰,所以“紫石英”号的出现让国军也如临大敌,担心英军已倒向了解放军。

英国军舰为何可以在我国长江里面游弋?

事情的背景要从19世纪的鸦片战争说起,英军击败腐败无能的满清后,攫取了中国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但在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废除了列强包括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在内的一系列特权,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1948年秋,眼看国民政府在与中国共产党的内战中屡战屡败,英国趁机向国民政府提出在中国内河的航行权和军事存在。国民政府眼见大势已去,已经在考虑划江而治,认为英国军事力量的参与能让解放军投鼠忌器,促成和谈,于是同意了英国的请求,让英国保持一艘军舰停泊在南京港,每隔2至3个星期轮换一次。

此刻正在南京港停泊的是英军远东舰队排水量1710吨的“伴侣”号,本来按计划前去换防的应该是澳大利亚护卫舰“肖尔黑文”号。渡江战役开战在即,英国驻华大使给英国和澳大利亚海军发去电文,称目前局势紧张,派遣军舰到南京可能会被视为鲁莽的挑衅,建议他们取消这次换防,至于“伴侣”号就原地不动。

澳大利亚方面觉得英国驻华大使说得有道理,于是原地休整,不去了。英军却不以为然,前期的辉煌历史和彪悍战绩,让日不落帝国牛气冲天,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国共两边都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决定照旧换防。



傲慢的英国人谁也没通知,在4月19日8时,“紫石英”号离开上海前往南京,于4月20日清晨8时30分,进入扬州东南口岸附近江面,负责此处防御的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炮兵第1团1营所辖炮兵部队,发现“紫石英”号后,立刻向其前后水面鸣炮示警。“紫石英”号不退反进,展开大幅英国国旗表明身份后,强行逆行,继续向上游行驶。

我军炮兵气得牙痒痒也只能按下怒气向上禀报,因为这是外国军舰。我军之前没遇到过这种突发事件,所以久久未决,只能层层上报。9时30分左右,“紫石英”号进入三江营江段狭口和弯道,此处是解放军三野特种兵纵队炮兵第3团两个连的管辖区。

此时阵地上的战士正在吃早饭,发现“紫石英”号后,立即放下碗筷,冲上阵地严阵以待。“紫石英”号观察哨看到我方阵地动静后,竟然挑衅地把舰炮指向我军,嚣张跋扈。

解放军炮兵第3团的战士怒火中烧,战士们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封锁江面,不管是谁都不能过,他们反天了”,当即向“紫石英”号开火射击,“紫石英”号随即开炮还击,并托大地向我军阵地抵近。

“紫石英”号是英国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由斯蒂芬斯船厂建造,1943年11月2日建成,排水量1475吨,长91.3米,宽11.6米,吃水2.9米,航速20节,舰员192名。火力配置方面是6门双联装102毫米口径的Mk XVI型主炮和12门20毫米机关炮,“紫石英”号在二战中表现出色,曾击沉德国U-1276潜水艇。

解放军炮兵第3团使用的是日制75毫米野炮和105毫米榴弹炮各3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重量超过15千克,弹道调整非常灵活,远距离使用曲射弹道,近距离具有反坦克炮的直射弹道特性,能进行直瞄射击。

开打后,解放军炮兵立刻将榴弹炮调整到平射模式,一阵快速射击。舰炮主要用于水面舰艇的防御,虽然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但穿甲能力和远距离打击能力较弱,且机动性较差。榴弹炮虽然在射速和初速上不如舰炮,但具备强大的穿甲能力和远距离打击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