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艳(右)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调研。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刚做好的作物种植计划还需要反复确认,农业技术培训还在抓紧进行……忙碌间隙,白晓艳不忘在培训交流中倾听农牧民诉求,希望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提交的建议中对民意的反映更充分一些。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从事农业工作已有28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认为,一定要走到群众身边去调研,“人大代表脚下多沾泥土,建议才更有力量”。
  2024年,白晓艳的调研足迹遍布肃南的农业主产区。制订今年的春耕种植计划前,她深入村庄、走访农户,了解大家在土地改良、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需求;面对盐碱化土地,她耐心给农户讲解返碱的原因,以及改良土壤和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性;推广新品种时,她就在试验田里,带头上手种,一步一步示范给大家看。
  “只有逐一翻过玉米叶片,才能看到背面的红蜘蛛;也只有走到群众中去,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真正对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感同身受。”白晓艳说。
  这些年来,白晓艳提出过不少与“水”相关的建议。“2023年,西北地区旱情导致农业减产,农户们哭诉着让我想想办法。”白晓艳说,张掖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水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离不开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在2024年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强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基础上,去年,白晓艳继续深入走访张掖市肃南、甘州、高台等地,与各地水利部门、农牧民群体等广泛交流,调研引水渠等水利基础设施使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了解灌溉用水结构。
  结合一年调研和思考,白晓艳将把关于支持完善黑河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人代会。
  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白晓艳提交的事关民生、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30余条建议,一一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办理。“‘代表’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努力让每一次履职都能推动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她说。

记者手记


  在白晓艳的办公室,角角落落里都摞满了厚厚的工作材料,但是人大代表相关的材料,却被单独保存在纸袋中,方便随时查阅。在她心里,“人大代表重任在肩,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白晓艳对“现场”二字尤其有“执念”。在调研中,她每听到一个诉求,都会到实地查看;在推动建议落实过程中,她也会提请相关部门到现场调研。“只有真正走到田地里,才能切身体会到农民有多爱自己的庄稼,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多少希望。”她说。据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