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朋友,课余时间都忙着刷短视频、玩电子游戏,要是问他们“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是啥,估计都没几个人能知道。
可在过去,这可是响当当的荣誉,尤其是首届十佳少先队员,那在当时的校园里,就是同学们崇拜的对象。
如今36年过去了,他们都怎么样了?
1989年,就在北京亚运会举办的前一年,国家开始评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一开始是两年评选一届,到了2003年改成每年一届,一直办到2008年的第13届后就不再评选了。
首届评选出来的那十位少年,个个都有让人竖大拇指的事迹。
咱们先来说说赖宁,他是四川省石棉县人。
1988年,一场山火突然来袭,15岁的赖宁毫不犹豫地冲上山去救火,最后不幸牺牲。
他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全国,还被写进了教科书,那时候,几乎每个教室里都挂着他的画像,80后、90后应该都对他的故事耳熟能详。
可大概在2010年前后,赖宁的事迹却悄然从教科书里消失了,现在用苹果输入法打“laining”,都不会直接出现他的名字了。
赖宁牺牲后,他的家人从石棉搬到了雅安,后来又为了照顾家里人回到石棉。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拒绝各种采访和活动邀请,对他们来说,比起那些荣誉,更希望赖宁能好好地活着,这其中的心酸,外人真的很难体会。
刘玉玲也是首届十佳里的一员,她来自河北石家庄,出生于1975年。
从小就是“学霸”级别的人物,还是少先队队长,政治觉悟也高。
她干过一件特别厉害的事儿,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和美国总统写信呼吁世界和平,还在1986年代表中国儿童在联合国签署了《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原本大家都觉得她会在国内有一番大作为,可在2001年,她却选择定居美国,现在在迪斯尼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梦想的权利,刘玉玲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和大家的预想不太一样,但也算是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四川姑娘成洁的经历也很让人佩服。
她在9岁那年遭遇意外,失去了双臂,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打击太大了。可成洁没有放弃,她靠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用脚写字、吃饭、做各种事情。
后来,她考入了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自考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她回到母校当英语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乐观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这些年,她的母校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升级为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还改名叫江西科技学院。
边荣唐来自山东济南,1977年出生。
他的家庭情况不太好,父母早早离婚,小小年纪就得独自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4岁就开始学着做家务,特别懂事。
成为“十佳”少先队员后,荣誉带来的压力却让他有些迷茫。
他渴望像普通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没有选择上高中,而是去了职高,后来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
2009年的时候,他在济南市公交二公司66路车上工作。
虽然没有走上大家期待的“精英”道路,但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也在努力生活,为这座城市的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金冰一也是1977年出生,家在上海。
他从小就特别热心肠,每天给退休老教师送饭,还主动照顾孤寡老人,在学校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经常做好事。
和边荣唐不同,这些荣誉没有成为他的负担,反而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后来,他考上了复旦大学法律系,现在已经是上海有名的律师了,2023年还当选了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闪闪发光。
辽宁丹东的孔庆山,出生于1974年。
他从小学开始,就多次勇救落水儿童,而且每次救完人都默默离开,不留姓名。
直到有一次,被救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大家才知道他做的好事,他也因此入选了“十佳”。
孔庆山学习也特别厉害,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还拿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博士学位。
现在,他在国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当研究员,为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剩下的田淑娟、吴燕、巴合提、吴超这几位,现在的消息就比较少了。
田淑娟是天津人,入选了“十佳”之后就像是消失了一样,现在她也应该49岁了.
福建漳州的吴燕,一路成绩优异,先是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后来又在广州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也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来自新疆哈密的巴合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当公务员,之后就很少在大众面前露面了。
还有浙江东阳的吴超,考上北京师范大学,还拿到了硕士学位,可2009年之后,就没了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工作。
当年的“十佳”如今也是各有不同的际遇和生活,不过不管咋样那,都希望他(她)们能不负自己这一生好光景。
(木易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