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坏回暖来了”词条登上热搜。有气象博主担心,此次升温幅度太大,人体需要适应,这股暖意还可能会“诱骗”植物生长。这波升温,是正常的吗?

多地气温将“暖如四月

据中央气象台天气公报,2月末气温连升,3月初天气大变。北方地区自26日、南方地区自27日起,将先后有3-4天的持续升温,华北及以南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上升10℃左右。

预计2月28日前后,我国大江南北多地回暖到达鼎盛,气温或将创新高。届时最高气温10℃线会北抬至内蒙古东部、辽宁北部,而黄淮到江南、西南等地或从不到10℃飙升到20℃以上。东北、华北、黄淮到长江中下游多地累计升温幅度都是10℃起步,不少城市升幅可达15℃,甚至20℃以上。南方多地气温或在今年首升至25℃以上,江南多地暖得堪比常年4月。


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来源:中国天气网

据中国天气网预计,济南、郑州、合肥、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在2月末有望迎来今年首个20℃+,沈阳、呼和浩特、银川、西宁等城市也将迎来今年首个10℃+。


多个城市2月底最高气温将达到或突破数值。来源:中国天气网

南方由于有阴雨天气影响,升温要比北方慢上一步,大部地区气温在26日至27日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气温高点多在2月28日至3月1日。和历史数据相对比,此次预计华南地区的最高气温能进入历史同期前10。气象部门提醒,今明天,南方降水范围仍然较大,华南一带的降雨有利于缓和气象干旱,但雨天路滑、能见度下降,公众出行请留意交通安全。

其实,不单止冬春回暖,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年气温偏高都属于新常态。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过去十年(2015至2024年)气温连续突破纪录,清楚地表明全球变暖正达到临界水平。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也证实,2024年地表平均气温为15.1摄氏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1.6摄氏度。

据中国天气网数据,2024年我国全国平均气温10.92℃,较常年同期偏高1.03℃,是自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2024年春季,我国平均气温12.3℃,夏季平均气温22.3℃,秋季平均气温11.8℃,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历年全国平均气温变化。来源:中国天气网

而观测史上第二暖的年份为2023年,第三暖为2021年,第四暖为2022年,排名前四暖的就是最近4年。


1961年以来最暖年份前10名。来源:中国天气网

真的是“坏回暖”吗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周丽贤表示,此次升温的原因一是冷空气减弱,影响结束,二是下周还将有暖脊东移,这样的天气有利于升温。她表示,这种升温的天气格局将持续5至6天的时间,江南多地有望在这次回暖当中直接达到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她提醒,根据目前的天气情况,3月初还会有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有大幅度的波动。


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新华社供图

至于气象博主表示的“坏回暖”担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这次回暖是冬春之交的一次正常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好事,谈不上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张涛分析,大部分地方是气温连升三四天、每天升2-3℃,这次的回暖虽然会将气温拉至偏暖状态,但也不是“骤暖”。

至于随后的降温天气,冬春之交气温起伏属正常现象,人们根据预报适当增减衣物即可。他提醒,目前厚衣服还不建议收起来,3月1日至3日的强冷空气会把气温拉低到升温之前的水平,前期的暖意将被消耗殆尽。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未来10天整体情况来看,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利于北方冬小麦萌动返青、南方油麦生长发育和华南早稻播种育秧。况且,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不只有气温,还有降水等条件。

春季降温,并不都是倒春寒

虽然我国大部气温将经历“旱地拔葱”式上升,但此次回暖也只是暂时的。3月1日至3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局部降温12~14℃,最低气温0℃南压至淮河附近,并伴有4~6级偏北风;黄淮及以南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天气。

“此时,由于前期的回温,导致基础气温比较高,降温幅度显著,这次冷空气活动可能会达到寒潮的级别。”张涛表示。

但这样的降温还不能被称为“倒春寒”。其实,并不是春季中的每一次降温都能叫“倒春寒”,它的形成有国家标准。根据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气象指标》,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通常,人们将进入3月作为春天的开始。农谚说:“春天的天气,孩儿面”,说明春天的天气多变,时暖时冷。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中国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倒春寒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2月25日,在湖南长沙沅江市草尾镇乐园村,村民操作旋耕机翻耕芥兰绿肥。新华社供图

另外,在气象学中,倒春寒也不单单意味着“气温跳水”,更是一种容易导致农业低温冻害的气象灾害。“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会出现回南天吗

此次气温快速回升,广西南宁已经预告:烦恼的“回南天”将于27日出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黄莉表示,预计此轮“回南天”持续至3月2日,潮湿程度或达到重度。

对广州来说,气象部门解释,2月28日后湿度会增大,但湿度大不等于回南,所以大家暂时不用太担心,可多留心最新天气预报,

据广东天气消息,2月25-26日,广东大部多云到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

27日,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小雨。早晨大部市县有轻雾。

28日,广东大部多云,局部有零星小雨。早晨大部分陆地和粤西海面有(轻)雾。部分市县伴有轻度“回南天”。

未来几天,气温起伏大,昼夜温差明显,大家要适时增减衣物。可以采用洋葱式多层穿衣法,便于根据温度和环境随时增减衣物,以免忽冷忽热引发感冒。另外要注意防潮除湿,使用燃气设备时保持通风,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出品:南都官微运营部

统筹:李湘莹

整合/编辑:许乐

美编:蔡沐晗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央视新闻、世界气象组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宁晚报、广州日报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