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被迫从武汉迁往上海,并向全国各地党组织下达指示:
“革命形势严峻,各级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必须交与保管处管理。”
为了精简机构,中共中央又取消“处”级机构,并将保管处的文件汇聚到一起,建立了秘密档案库,这就是著名的“一号机密”。
秘密档案库包含各种机要文件,中共中央将保管的重任交给了党内老资历张唯一,张唯一是周总理亲自挑选的人。
随着白色恐怖蔓延至上海,秘密档案库采取了两项更严格的保管措施:一是必须进行单线对接,二是严禁其他人接触。
当时,党内使用秘密档案库的同志并不多,只有周总理和瞿秋白两人,也正是有周总理的保护,秘密档案库最终才得以保存。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驻武汉机关和驻上海机关相继暴露,但是顾顺章没有提及秘密档案库的详细事宜,只是让国民党去调查中共中央驻上海机关。
好在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钱壮飞获悉消息,及时将情报传递给了周总理,周总理立即指示中共中央驻上海机关转移。
在给中央领导人的指示中,周总理特意叮嘱将秘密档案库转移,这项重任最终就落在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张唯一肩上。
张唯一接受任务后,利用黄包车将秘密文件转移到自己家中,前后共运了两次,最终保证的秘密档案库的安全。
1931年底,张唯一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保管秘密文件的任务被转交给陈为人,陈为人又将秘密文件转移自己家中。
作为一名斗争经验丰富的地下党员,陈为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将秘密文件放在木墙的夹缝中,旁边还放了一个大火炉。
按照陈为人的设想,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引燃整个房间,宁可与秘密文件一同烧成灰烬,也不让敌人查获。
陈为人妻子韩慧英同样是一位地下党员,利用教员的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夫妻二人为了保护秘密文件,每天如履薄冰。
短短两年时间,陈为人和韩慧英多次搬家,可惜韩慧英在与另一名同志接头时,不幸被敌人逮捕,夫妻二人遭遇重大危机。
陈为人听闻噩耗,并没有想办法营救韩慧英,而是第一时间返回家中,火速将秘密文件转移到一户二层洋房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为人每天寸步不离洋房,生活费不够用,就变卖家中的物品,一直坚持到组织上派人来接替。
由于生活条件恶劣,陈为人即使身患重病,也不愿意花钱医治,结果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不幸离开了人世。
陈为人去世之后,保管秘密档案库的工作交由徐强和李云负责,日军侵占上海时,两人将秘密文件转移到了法租界。
抗战时期,保管秘密档案库的工作,常常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许多优秀的同志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到1942年时,秘密档案库已经到了必须转移的地位,负责保护秘密档案库的陈来生发动群众,用竹篮和面粉袋等简陋工具,将秘密文件转移到新地点,并继续放于木墙之中。
自此以后,秘密档案库再也没有转移过,一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