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在官方中文账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引发了网络上一场关于佛教起源地的学术热议。
引起争议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印度文明在上海的遗产——静安寺》
整篇文章本来是介绍印度驻上海总领事参观著名的静安寺。
在文章中,重点描述了静安寺跟印度文明的一些联系。
比如下图这个正法久住梵幢,印度驻华上海总领事馆在文章中表示,这个建筑源自印度的国徽阿育王柱,而静安佛塔则是受到了菩提伽耶建筑的启发。
在文章中,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特意强调了静安寺的历史与印度文明密不可分:可以追溯到公元247年,这是印度佛教传统广泛影响的一个永恒标志。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在国内的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静安寺到底算不算印度文明在中国的遗产?
静安寺是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从这张截图能够看到此文的热度:40多人点赞,900多人转发,阅读量接近一万大关。
网友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形成了两派学术观点。
一方面,不少网友认为印度驻华总领事馆的这种表述并没有太大问题。
中国的佛教文化的确起源于古代印度。
从下面这张图片能够看到,在国内百科网站对于佛教的介绍,就表示最初来源于古代印度。
在历史上,佛教是由释迦牟尼(悉达多·乔达摩)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立,后逐渐传播至亚洲各地。
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很快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体系。
这些网友认为,尽管中国佛教已经实现了本土化,但是源头依然是古代印度佛教,这一点是没有改变的。
比如这个来自陕西省网友的观点就很具有代表性:细想一下,好像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山东省这个网友同样认为:广义上来说,印度使馆发的这篇文章也没什么毛病。
另一个来自上海市的网友表示赞同:佛教的确是起源于印度,这一点没错。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中国佛教文化尽管源于古代印度,但古印度与现在所谓的印度文明完全是两回事。
江苏省这名网友就代表了这部分网友的观点:佛教发源于尼泊尔,壮大于阿富汗,和印度的关系没那么大。
上海市这个网友则评论:怎么说呢,多少有一点点关系,但是不太大,就好像番茄炒蛋是中国菜,而不是印第安菜一个道理。
四川省网友认为,佛教文化源自尼泊尔,那是古印度南大陆的一部分,但是和现在印度这个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在这场争论中,也有网友发出了调侃评论。
在热评第一的留言就是下面这张截图,来自上海市一个网友的评论,得到了190多人点赞:我大上海都被说成小孟买了,我能有什么意见。
福建省一名网友表示赞同:这下子小孟买实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