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有短视频称,2月28日前后,夜空将上演“七星连珠”天文奇观,错过这次恐怕再等77年,网友纷纷许愿“好运连连”。这次“七星连珠”肉眼能观测到几颗行星?“77年一遇”的说法是真是假?除了月底的这次天文盛宴,蛇年还将上演哪些“连珠奇观”?一起来看。
“七星连珠”这一说法准确吗?只能在2月28日这一天见到吗?
据深圳天文馆介绍,所谓的“七星连珠”并非除地球外的七颗行星真的排成了一条直线,而仅仅是在某段时间它们都处于地平线以上。
自西向东分别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们将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张角为117°,横跨大半个天空。这就是所谓的“七星连珠”。事实上,其实不限于2月28日这一天,从2月20日到3月1日,都会出现在地平线之上。
2025年2月底3月初的“七星连珠”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主任李昕也表示,“七星连珠”这一描述并不准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但不完全重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从地球上看起来,这些行星始终在黄道附近运行,它们本身就可以大致连成一条线。只是它们有的离黄道更近,有的稍远,也可能出现在太阳的一侧或者两侧。所以可以说七星始终处于“连珠”的状态。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不同的行星有不同的公转周期,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想要凑巧运行到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很困难,而且‘连珠’的行星数量越多,概率也就越低。不过,不管是几颗行星‘连珠’,都不意味着这些天体就真的排成一条直线,从地球上看去,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效果而已。”
七颗行星都能看见吗?
李昕表示,在2月底前后数天的傍晚日落后,七颗行星恰好都出现在地平线以上,能够借助肉眼或者望远镜看到,称为“七星同现”更贴切一些。但七颗行星的观测条件也是有好有差。日落后,金星、木星和火星的观测条件相对较好,它们比较高,也很亮,肉眼可见。要想看到暗弱的天王星,则需要借助望远镜。随着太阳西沉,水星、土星、海王星的高度比较低,观测难度比较大。海王星的亮度只有8等左右,在昏光中即使用望远镜也很难被观测到。
事实上,在此前的2个月,除了水星外,其他6颗行星的观测条件一直不错。而本月月底,恰好水星的高度比较高,所以出现“七星同现”的情况。
真的是77年一遇吗?实际上……
北京天文馆专家介绍,所谓“77年一遇”或者“一生仅此一次”之类的说法很不严谨,它只是一个大尺度时间范围内的简单数学平均,或者说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纯属巧合。
2022年6月初的“七星连珠”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
虽然这种天文现象并不多见,但也不是那么罕见。其实在短短两年半之前就有一次“七星连珠”——2022年6月中旬的日出前,七大行星的张角为91°,排列得比今年这次七星连珠还要紧凑。
1962年2月5日“七星连珠”还与日全食一同发生,如此看来,“七星连珠”一点儿也不罕见。
1984年1月中旬的八星连珠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
如果要求张角缩小到60°以内,在1984年1月中旬的日出前的“七星连珠”完美符合了这个更加严苛的定义。当时冥王星尚未离开行星的行列,要是算上它的话,这次甚至凑成了“八星连珠”。
其实每年都会有行星们在天上“小聚”,好像是太阳系的年度大团建。当两颗行星距离很近就叫“合相”;当三颗或以上行星扎堆,就算是一次“连珠”。三星相聚称“迷你连珠”,四星相聚称“小连珠”,五星或六星相聚称“大连珠”,七星相聚称“终极连珠”。
李昕表示,“七星连珠”没有自媒体所说的“吉兆”之说,公众也并非可以看到期待中的“壮观景象”。
而且“七星连珠”对地球也完全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其他七大行星的质量相比太阳太小、距离相比月亮太远,即使把它们加在一起,对地球的引力与潮汐力作用也远远不及太阳和月亮。
而“连珠”现象将在蛇年轮番上演。除了2月28日晚的“七星连珠”,4月15日凌晨会上演“四星连珠”:海王星、水星、土星和金星排成一列;8月11日凌晨上演“六星连珠”:水星、木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8月12日至13日,金星与木星将超近距离“同框”。
真正值得期待的“行星聚”将在2040年9月初上演,届时,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将与月亮相聚在西方天空10度左右的范围内,观赏性极强。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齐鲁晚报、北京天文馆微信公众号、上海天文馆微信公众号、新京报
编辑 常江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