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多少对手,法国都能以大家想不到的姿势投降......



一、“马克龙式妥协”:从怒斥美国到接下账单

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句“马克龙同意由欧洲承担俄乌冲突的成本和负担”。此言一出,全网炸锅——毕竟就在一周前,马克龙还怒斥美国“绕过欧洲搞俄乌谈判”,甚至紧急召集欧洲各国领导人开会,高呼“欧洲必须团结”。

怎么突然就“欧洲买单”了?

果然,法国还是那个法国,连“投降”的姿势都如此丝滑。









二、前情回顾:马克龙的“硬汉48小时”

就在十天前(2月15日-17日),马克龙还试图扮演“欧洲救世主”。

他先是痛批美国将欧洲排除在俄乌谈判之外,随后紧急召集英国、德国、波兰等领导人开小会,声称要“制定欧洲自己的防御策略”。会上,马克龙甚至放出狠话:“欧洲必须拥有独立于北约的军事能力!”

然而这场“团结大会”开得稀碎——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场泼冷水,称讨论派兵维和“为时过早”;

波兰总理图斯克直言“波兰不派兵”;

英国首相斯塔默则暗戳戳表示“得看美国脸色”。

最后,这场会议唯一的共识是“欧洲需要多花钱搞国防”,至于钱从哪儿来?没人知道。













三、特朗普的“钞能力”:马克龙为何光速变脸?

马克龙的妥协,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在谈判桌上的“钞能力”。

1. 矿产协议绑架欧洲:特朗普近期与乌克兰谈判的“稀土协议”被曝将赋予美国对乌矿产资源的优先开发权,而马克龙虽嘴上称“欢迎美国参与”,实则担忧欧洲在资源分配中被边缘化。

2. 关税大棒悬顶: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对等关税”,马克龙不得不以“承担冲突成本”换取贸易谈判空间。

3. 甩锅式维和方案:美国要求欧洲派兵“执行停火协议”,但拒绝提供北约第五条保护,这意味着欧洲军队可能独自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

面对这三重压力,马克龙的选择是——认怂保平安,顺带拉上整个欧洲垫背。





四、欧洲的“冤种”困境:掏钱还要背锅?

按特朗普的说法,欧洲不仅要承担俄乌冲突的经济成本,还可能被迫派兵维和,而美国则退居二线“坐收渔利”。更讽刺的是,马克龙还在记者会上强调“欧洲维和部队不会上前线”——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负责出钱出人(当门面),但别指望我们真拼命。”

看到这景象,不知道英国网友会不会这么感慨:“脱欧真是明智,这烂摊子我们可不掺和!”

马克龙的妥协,暴露了欧洲的两大顽疾:

1. 军事依赖:北约框架下,欧洲防务自主始终是空话;

2. 内部分裂:27个国家各有算盘,连开会都凑不齐人。

当美国一边收割矿产利益,一边甩锅冲突成本时,欧洲的“团结”更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至于马克龙——他或许保住了法国的“面子”,但欧洲的“里子”早已千疮百孔。

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再到如今的俄乌冲突,法国还是那个法国。虽然“投降”的姿势显得“文明”了一点,但在外界看来法国的白旗是一辈子也摘不掉了......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腾讯新闻、凤凰网、观察者网等公开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