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12日,解放前夕的兰州城大雨滂沱,有两个犯人在雨中被押上了红山根刑场。这两名即将被枪决的人,一个叫蒋德裕,一个叫刘自立。他们谈笑风生,毫无惧色。
行刑前,审判长问犯人还有没有什么遗言要交代。
蒋德裕一脸坦然:“麻烦各位老兄了,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今后有机会再报答各位……”
刘自立似乎对死亡毫不在意,他喝了一碗酒,吃了两个鸡蛋,什么话也没说。
就在三个月前,以蒋德裕和刘自立为首的凶杀团伙,在兰州古城里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连五岁的稚嫩孩童都没有放过。
按理来说,如此穷凶极恶的杀人犯,是会受到千夫所指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是蒋德裕、刘自立,还是他们的帮凶,在落网后都成了西北各地百姓同情甚至拥戴的英雄。
只因为他们杀的人,是在新疆制造过无数血案的军阀盛世才的岳父——邱宗浚。
01 一夜灭门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犹如风中之灯一般,岌岌可危。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国共之争的结局已经注定。地处西北的古城兰州,也即将迎来解放。
兰州,古代称为“金城”,素有“钟声闻紫塞,塔影浸黄河”的名声,足见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地位。
就在兰州城里大大小小各级官僚惶恐不安,准备收拾东西跑路的时候,一起灭门惨案的发生震惊了全国,也给黎明前夕的古城增添了一丝血色恐怖。这起灭门惨案之所以能如此轰动,是因为被害人一家身份特殊。
家主邱宗浚,正是“新疆王”盛世才的岳父。
故事要从1949年5月17日说起。
当天早上,邱家的厨师刘海清如常来到主人家上班。但是等他走到邱宅门口后,发现了不对劲——大门敞开,门口无人,就连平时负责门卫的副官齐雨田也不知去向。
刘海清走到院子里,扯着嗓子喊了几声,一点回应都没有。
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就在刘海清正疑惑的时候,突然发现房屋的门窗缝里往外冒黑烟。
他连忙大叫“着火了,着火了”,然后赶紧跑到了兰州警察局四分局报案。
早上8点多,甘肃省会警察局刑警大队长范宗湘正在开会时,接到了四分局的电话:“左公东路69号发生火警,你马上去看一看。”
范宗湘立即带领队员,乘车赶赴现场。
左公东路69号,就是邱宗浚的邱家大院。
范宗湘抵达现场后,消防队和当地的保甲长已经到了,大家一齐动手,扑灭了明火。
直到烟雾散尽后,房内的情况才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只见桌椅、沙发等木制家具高高摞起,衣物、被子、床单都放在木制家具下面,房内还有浓烈的汽油味。由于屋内门窗紧闭,与室外空气隔绝,大火还没有蔓延到室内。
范宗湘下令清理现场。
搬动家具时,忽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这是什么?”
原来的一片狼籍之下,居然藏着血肉模糊的尸体,而且不止一具!尸体下面,还压着一根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墙上还留下一行触目惊心的血书——“二十年冤仇一夜报”。
经过清点,警方一共从现场找到了11具尸体,分别是邱宗浚、邱宗浚的儿子儿媳、3个孙子,以及司机、保镖、水夫等人。
结合在火灾现场发现的汽油、导火线来看,很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
凶手在杀完人以后放了一把火,为的就是毁尸灭迹。
02 杀人动机
邱宗浚一家惨遭灭门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兰州城的大街小巷,和一般的凶杀案不同,对邱家人的惨死,当地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这是因为邱宗浚和他的女婿盛世才在西北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
军阀盛世才在1933年“4·12事变”中上位,成为大权独揽的“新疆王”。他独断专行,大肆迫害革命志士,甚至屠杀平民百姓。
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烈士,就是死于盛世才之手。
与此同时,盛世才在新疆穷凶极恶地搜刮、掠夺财富。
据记载,盛氏家族仅汽车就有七十多辆,其黄金、钻石、羚羊角、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西北流传着一首民谣:“盛世才讲清廉,八十汽车没拉完,三架飞机不算数,两千骆驼在后边。”
作为盛世才的岳父,邱宗浚狗仗人势,以“国舅爷”自居,权倾一时。
他以镇压暴动为借口,侵吞百姓财产,用搜刮来的钱在乌鲁木齐修建了一座豪华私人别墅“明园”。
后来盛世才离开了新疆,邱宗浚失去靠山,就举家迁居兰州,在左公东路69号修建了豪宅,过着荒淫无度、挥金如土的糜烂生活。
邱宗浚父子为富不仁,吝啬成性。每当有老部下、老相识上门求助,他们非但不伸手救济,反而破口大骂:“我的钱宁肯倒入黄河,也不给没良心的东北人!”
正因如此,邱家被灭门的消息传遍西北各省后,各族人民倍感欢欣鼓舞,简直比过年还高兴。
但是奉命调查此案的范宗湘,却高兴不起来。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盛世才当时已经逃去了台湾,但是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力还在。
在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的催促下,甘肃省政府下令警察总局“限期一周破案”,警察总局成立了“破案委员会”。
当时解放军的炮声已经逼近,国民党难以维持在大西北的统治。在这种人人自危的背景下,范宗湘还要顶着各方压力找到凶手,心情可想而知。
综合各方面的线索,破案委员会对案件性质基本达成了一致——这是一起兼具劫财和复仇双重动机的特大凶杀案。
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