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苏、辽宁、河南等多地教育厅发布了“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院校的公示”。日前,江苏省教育厅也发布公告,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材料初核、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含备选单位)予以公示。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 年)的通知》提到,第二轮“双高计划”相比首轮将实现扩容,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支持建设2个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支持建设1个专业群。教育部和财政部将于3月底前复核确定并公布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深化发展的新引擎,新一轮“双高计划”的核心在于通过五个关键维度的建设,推动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这五个维度包括社会需求适配度、基础条件支撑度、目标措施达成度、政策机制与投入保障度以及建设成效贡献度,它们共同构成了“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框架。
其中,社会需求适配度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目标。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需紧密对接区域战略、地方产业及强国建设需求,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这要求院校开展全面的行业调研和市场分析,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收集和分析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建立就业市场信息反馈机制,追踪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专业动态优化与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适应性,通过岗位能力模型和能力图谱,准确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形成课随岗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以关键能力、就业质量与发展、服务贡献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