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形势咋变,中俄友好的根基那是稳得很。”

这句话,是王毅外长在南非二十国集团(G20)会议期间,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时,掷地有声地说出的。



最近,美俄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西方媒体纷纷猜测,俄罗斯是不是要“倒向”美国?是不是要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重新站队?但王毅外长这次和拉夫罗夫的会面,彻底打消了这些疑虑。

俄罗斯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俄关系依旧是战略级别的,俄罗斯不会再被美国“骗”第二次!

那么,问题来了,美俄关系的微妙变化,会如何影响中俄合作?俄罗斯的态度,真的像西方希望的那样发生了动摇吗?



2025年2月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G20会议期间,王毅外长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关键会晤。

这次对话的背景,耐人寻味。

一方面,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些缓和迹象;另一方面,中俄之间的合作依然紧密。

在会谈中,王毅外长强调,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向更高水平、更广维度发展,双方的合作不仅稳固,而且对全球多极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番话,直接给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俄的合作不会受到影响。

俄方的态度同样坚决,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高度认同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议,并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战略性合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还主动向中国通报了美俄近期互动的信息,并强调,中俄才是真正的“同路人”。

这无疑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美俄关系的缓和,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改变自己的战略方向。



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俄罗斯会答应吗?

近期,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释放了一些“缓和信号”,特朗普甚至被曝可能会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以换取俄罗斯的支持。

这种策略并不新鲜,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曾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离间”中俄。

而在特朗普时代,类似的“联俄制华”战略也曾被多次讨论。

但俄罗斯真的会上当吗?

从历史经验来看,俄罗斯对美国的承诺,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过去几年,美西方国家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毫不手软,特别是在北约东扩、乌克兰战争等问题上,俄罗斯已经吃够了苦头。



普京政府比任何人都清楚,美国的“示好”,更多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真心实意的战略调整。

俄罗斯如果轻信美国,最终可能会再次陷入被西方孤立的境地。

俄罗斯不会被“骗”第二次,中俄合作继续深化

这次王毅外长与拉夫罗夫的会谈,实际上是对西方舆论的一次有力回击。

俄方明确表示,俄罗斯坚定支持全球多极化发展,并将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东盟和G20等多边框架下,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这意味着,即便美俄关系有所缓和,俄罗斯仍然将中俄关系放在首位,继续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协作。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清楚,真正能够帮助其抵御西方压力的,还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美俄关系缓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而言,美俄关系的变化,当然值得关注,但不必过度解读。

首先,美俄关系的缓和,更多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

美国不可能真正“放过”俄罗斯,俄罗斯也不会轻易相信美国。

其次,中俄合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双方的利益交织远比想象中更紧密。

无论是能源合作、军事协作,还是全球治理,中俄在多个领域的合作都已形成体系,难以被外部因素轻易撼动。



最后,中国的全球外交布局,早已超越了中美俄三角关系。

中国不仅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合作,同时也在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这次王毅外长与拉夫罗夫的会晤,基本上给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美俄关系如何变化,中俄的友谊不会受影响。

西方一直试图制造“中俄裂痕论”,但现实一次又一次打破他们的幻想。

俄罗斯深知,真正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是中国,而不是那些曾经无情制裁它的西方国家。



真正的朋友,是在风雨中并肩前行的。”这一点,在中俄关系上,已经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