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英国《泰晤士报》多名西方国家政府人士的话报道称,欧洲多国军方领导人正考虑为乌克兰组建近三万人的“保障”部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称,这是“不可接受的”,俄方正密切关注此事。援乌“保障”部队将被部署在乌东战场前线以外地带,重点依靠空中力量对俄罗斯形成震慑。“保障”部队由英国、法国牵头。佩斯科夫对此表示,上述计划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将牵涉北约成员国的部队,并对俄罗斯自身安全产生影响。
俄乌冲突一开始,俄军是想打一场“闪电战”,不过“闪电战”没打成,已经拖成了“持久战”,这一方面与俄军的实力有关系,另外一方面,与美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当然也有关系。美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仅有武器装备上的援助,更有“兵力”上的援助,具体来说,就是派出“雇佣兵”前往乌克兰作战。在俄乌冲突刚开始没多久,形形色色的西方雇佣兵就已经涌入了乌克兰,只不过一开始,进入乌克兰的雇佣兵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泽连斯基(资料图)
就目前来看,俄罗斯作为世界天然气资源的魁首,其储量能够达到超出三十万亿立方米,几乎拿下了全球已知的大多数份额,其主要分散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等从当下的形势就能看出,欧洲正在对俄罗斯进行了多方面“敲打”,导致两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失去了以往的“和谐”,也因此给了我国“上位”的机会。中俄在天然气供应方面能够做到互惠互利,而西伯利亚力量1号完工正是借助了这一阵“东风”,却并不似想象中的一帆风顺,而是陷入了极限“拉扯”的阶段。
普京这场仗,打下来值不值得?单从现实情况看,他的收益绝对不小,虽然表面上战事胶着,但从战略层面拆解来看,普京已经手握一把好牌,且正在一点点掀开底牌的过程中。俄乌冲突在旁观者眼里,就是一场刀刀见血的消耗战,但事实上,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战场本身的范畴。现在的战局,是政治、经济、话语权的全方位对抗,而站在俄罗斯的视角来看,不管外界怎么喊“制裁”“孤立”,这场仗普京非但没打亏,反而已经在资源、领土和地缘政治上狠狠占了几轮便宜。
普京(资料图)
话说回来,虽然俄方回绝了这一提议,不过G7后来的声明已经向俄方敞开了大门,提及“未来对俄的制裁全部取决于俄罗斯为结束俄乌冲突的努力和保证乌克兰稳定”。这也暗示如果俄罗斯愿意停战以及能让西方满意,他们开放制裁是有可能的。同时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变化也关系到中俄关系发展。中俄当前处于“合作无上限”的阶段,但面临的是美国来势汹汹的破坏。从最近特朗普抛开乌克兰和欧盟与俄罗斯谈判,以及邀请俄方加入G7等情况来看,他们似乎快人一步开始了行动。
每一位关注俄乌冲突的人,看到特朗普的表现,也都期待着他与普京会面,寻求解决方案。然而,当特朗普真正就任后,他对俄罗斯的立场却出现了波动。他的实际行动寥寥无几,美俄高层之间的会晤进程缓慢。而俄乌冲突地区的局势,也并没有因为特朗普的承诺而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战火依旧在那片土地上无情地燃烧着,仿佛在嘲笑着特朗普未能兑现的诺言。特朗普急于解决俄乌冲突,但北约却不愿就此罢休,仍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
特朗普(资料图)
尽管特朗普政府希望结束俄乌冲突,但冲突的双方似乎并不买账。乌克兰的泽连斯基拒绝和谈,俄罗斯的普京则在等待最后的胜利。如果俄乌冲突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美国的全球霸权将遭受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动作,是否是在为一场更大的冲突做准备?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准备,无疑给地区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任何一方的战略调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面对可能的风雨,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同时也应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