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以色列国防军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从零星冲突演变为全面对抗。这场始于2023年10月7日的冲突,已造成数万名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区域局势持续恶化。
巴以矛盾是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根源可追溯至上世纪中期。近期冲突的急剧升温,源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政策与哈马斯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双方长期积累的不信任与仇恨,加上地区大国的介入,使局势复杂。
以色列安全内阁年初通过决议,将彻底消灭哈马斯列为首要军事目标。特拉维夫方面认为,只有铲除哈马斯,才能确保以色列公民的长期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以色列部署精锐部队,动用包括F-35战机、梅卡瓦主战坦克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对加沙地带实施打击。
哈马斯及其盟友采取多种手段抵抗以军行动。地下隧道网络成为哈马斯的战略资产,使其能在以军空袭中保存实力。火箭弹袭击、简易爆炸装置和狙击行动也成为哈马斯抵抗的主要方式,使以色列面临安全威胁。
黎巴嫩真主党与也门胡塞武装先后对以色列发起攻击,伊朗方面也通过提供武器与情报支持哈马斯行动,使冲突呈现多线作战态势。中东地区脆弱的和平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双方互不退让,和平解决的前景渺茫,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也达到严重程度。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80%的加沙居民被迫流离失所,医疗系统几近崩溃,民众面临食品、水源和药品短缺。
自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启动以来,以军取得战术成果。通过情报和定点清除行动,以军打击哈马斯的指挥链,造成该组织军事实力的削弱。
截至目前,以色列特种部队击毙哈马斯6名旅级指挥官。这些旅长在哈马斯军事体系中扮演核心角色,负责协调各区域的作战行动及武器分配。此外,以军还消灭20余名营级指挥官和约170名连级军官,使哈马斯的中层指挥体系遭受重创。
这些被击毙的军官包括哈马斯武装派系"卡萨姆旅"的多名创始成员,他们具有作战经验和组织能力。除人员损失外,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还摧毁大量哈马斯的军事设施。自冲突开始以来,已有3.7万余处哈马斯目标被打击,包括武器生产厂、地下隧道网络、火箭弹发射阵地、弹药库和指挥控制中心等关键设施。
美国作为以色列的盟友,尤其对此事高度重视。总统在冲突爆发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随后,美国国务卿亲赴以色列,表达支持。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价值超过140亿美元的对以色列军事援助法案,包括精确制导武器、拦截系统组件和防空装备等。
多家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向以色列相关组织提供捐款。美国犹太社区组织多次举行集会,呼吁政府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持力度。
随着冲突持续和加沙平民伤亡的增加,美国国内外对华盛顿政策的批评声浪高涨。大学校园内爆发反战抗议活动,多个城市举行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开始批评美国纵容以色列过度使用武力。
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暂停向以色列提供部分进攻性武器,理由是担忧这些武器可能用于拉法地区的军事行动。尽管公开表示限制武器供应,美国实际上正准备向以色列提供包括1700枚精确制导炸弹在内的新一批军事援助。
美国对巴以冲突的立场反映其地区战略的多重考量。一方面,维护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石;另一方面,过度支持以色列可能损害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并影响其反恐合作。国内政治因素,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大选,也使拜登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倍感压力。
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已经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秩序产生影响,战火蔓延的趋势令国际社会忧虑。这场始于加沙地带的冲突,如今已经演变为一场涉及多方的区域性对抗,其影响远超传统的巴以争端范畴。
尽管以色列的军事打击重创哈马斯的指挥系统,但并未能彻底摧毁其抵抗能力。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抵抗激发地区其他武装力量的声援行动。黎巴嫩真主党自今年10月以来,几乎每日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和无人机,迫使大约6万以色列民众撤离边境地区。
也门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和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发起多次攻击,影响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安全。自胡塞武装参与冲突以来,全球航运业已损失超过50亿美元,多家国际航运公司被迫改变航线,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和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
伊拉克亲伊朗民兵组织也多次对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基地发动袭击,声称这是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回应。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美军士兵在这些袭击中受伤,美国则针对这些组织进行多次报复性空袭,使得美伊关系紧张。
伊朗作为地区大国,虽然尚未直接卷入冲突,但其对哈马斯和其他反以武装组织的支持不断加强。德黑兰方面警告,如果以色列继续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伊朗将不排除采取更直接的行动。
对美国而言,其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已经对其国际形象造成损害。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对美国的不满情绪高涨,华盛顿在这些地区推动其他议程的能力受到限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加沙地带80%的医疗设施已无法正常运转,超过200万居民面临食品和药品短缺。多个国际援助组织强调,如不尽快实现持久停火,人道主义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尽管埃及、卡塔尔等国积极斡旋,多轮停火谈判却陷入僵局。以色列坚持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并释放所有人质;而哈马斯则要求以色列全面撤军,解除对加沙的封锁。这种分歧使得达成长期停火协议困难。随着证据积累,国际刑事法院已开始调查潜在的战争罪行,这可能对冲突各方产生长期法律影响。
巴以冲突的持续与扩大不仅威胁着中东地区的稳定,也对全球秩序构成挑战。在缺乏有效国际调解机制的情况下,冲突各方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军事手段而非外交途径解决分歧,这使得和平前景暗淡。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结束当前的暴力循环,更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巴以双方长期和平共处的机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