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声撕裂基辅上空,下一刻美国拿星链作威胁,逼乌签协议
乌克兰,作为一个曾经在和平与动荡之间摇摆不定的国家,如今又被推向了紧张的漩涡。央视新闻报道称,突然一阵巨响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打破基辅的宁静,接踵而来的便是刺耳的防空警报,将人们从日常的生活中惊醒。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危机关头,美国却大有一副“趁火打劫”的模样,泽连斯基见势不妙,转头就向中国求助。
1、美国手持王牌,逼乌克兰签协议
据悉,乌克兰媒体披露了一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消息,就在基辅爆炸声响起的当天,美国递出了新版矿产资源协议,号称要成立一支由美国完全控股的商业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国际角力中,美国并不仅限于协议文本的谈判,而是将“星链”网络服务作为一根大棒挥舞,给乌克兰施加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失去这项技术支持,乌克兰在信息化战场上的处境将会如何?这种技术和经济的双重打压,迫使乌克兰在谈判桌上步步退让。
那么,为何美国如此急切地希望与乌克兰签署这一协议?答案或许藏在他们对于全球资源的焦虑中。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和高科技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谁掌握了关键资源,谁就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包括稀土在内的这些乌克兰矿产,正是当今许多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
2、面对美国施压,泽连斯基如何做?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次政治行动会议上直白地指出,美国迫切希望通过这些协议收回血本,甚至声称要榨取乌克兰的每一分宝贵资源,这个表态既是一种对内部的交代,也是一种对外施加压力的策略。
但问题是,一旦乌克兰签下协议,无异于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置于外部势力的掌控之下,更有可能成为了一枚随时被用作棋子的工具。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美国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乌克兰对于美方草拟的协议显然有诸多顾虑,不仅因为协议文本中的利益不对等,还因为其模糊的条款让人难以心安。
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乌克兰需要的是一个能提供切实安全保障的可靠伙伴,而非一个单纯攫取利益的合作对象。所以,乌克兰似乎在寻找一种更平衡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3、泽连斯基看向中国,提出一个要求
就在乌克兰被夹在大国博弈中绞尽脑汁之时,泽连斯基总统将目光转向了东方,试图通过增强与中国的合作,寻求一个更可靠的伙伴。
观察者网报道称,泽连斯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寄予厚望,希望中方能在恢复和平和国家重建方面给予帮助。不过,乌克兰也明确表示,并不寻求来自中国的军事支持。因此,乌方更看重的是中国在经济合作、投资重建等方面的潜力。
而中国方面,也已提出了关于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倡导通过对话协商来实现和平共处,这与历来主张使用武力手段的国家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涉及到多项有助于实现和平的建议。从停火止战到推动战后重建,每一项措施都昭示着在维护和平上中国所做的不懈努力。
中国所谓的“全球南方”小组的设立,也为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特别是强调通过外交途径来化解冲突,这种方式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