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初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明确表态,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他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促进统一进程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然而,台当局却以3道“封杀令”作为回应,将大陆的警告当成耳旁风,似乎要切断两岸的沟通桥梁。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
国台办的表态可以看作是大陆对台湾释放的一个善意信号,目标简单明确:进一步加强两岸民众的交流与融合。大陆方面积极推动福建、上海等地恢复赴台团队游,这不仅是为了刺激岛内经济,也是出于文化交流的考虑。然而,台当局却以“观光小两会讨论”为由,驳回了这一计划。这种做法无异于以政治手段进行人为阻碍,使得原本具有极大潜力的台旅游市场遭遇寒流。
从台当局的角度来看,这一“封杀令”是出于某种政治考量,试图限制大陆影响力在台湾的扩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是在自断生路。台湾旅游业本已受到沉重打击,现在又因为这种人为设置的障碍,复苏更加艰难。
(台民众申领大陆居住证)
其次,针对台民众对大陆居住证的申领,台当局不断加强限制,甚至不惜以处罚为要挟。这种对待普通台湾民众的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台当局对大陆吸引力的恐慌。他们或许忘记了,台湾民众选择在大陆生活,绝大多数是出于寻求更好工作和教育机会的个人决定,而非其他原因。
然而,台当局此举只会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心生不满。不仅如此,这也可能激化两岸之间的矛盾。
(台当局多次阻挠两岸交流)
还有一道“封杀令”,是台当局禁止岛内大学与大陆三所高校的合作,这显得尤为短视。在全球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两岸学术交流显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台当局以所谓的“安全”和“保护”为由,行使教育封锁策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岛内年轻一代极其不负责的表现。
现在有大约2100名台湾年轻人在这些大陆高校就读,如果他们的学历被直接否认,这不仅是对年轻人的不公正,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台当局的教育封闭政策,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台当局的“封杀令”在岛内不得人心)
总的来说,台当局的一系列封锁措施,制造了两岸交流的障碍。但两岸民众的需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和平、发展和繁荣。任何挡在这个目标前面的障碍,终将被现实所冲破。
在这个过程中,大陆应该保持耐心和定力,台当局则需要意识到,大陆绝对不会在祖国统一此等大事上作出任何让步,台当局阻碍两岸交流,最终也会尝到失败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