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瓜总

今天要聊的瓜,绝对称得上“科幻照进现实”——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和他的同性伴侣奥利弗·马尔赫林(Oliver Mulherin),生!孩!子!了!

是的,你没看错,两个男人,用科技的力量,造了个娃。网友直接给这孩子封了个名号——“全球首个AGI宝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桩“科技圈年度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01

两个男人的“造娃计划”

2024年1月,奥特曼和男友奥利弗在夏威夷举办了一场低调的婚礼,两人穿着白衬衫、白球鞋,在沙滩上交换誓言。当时就有媒体爆料,这对新人“想尽快生孩子”。但问题来了:两个男人怎么生?

答案藏在奥特曼的“副业”里。作为硅谷著名投资人,他早在2020年就押注了一家名为Conception的生育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用男人的血细胞造卵子”。具体操作分三步:

1. 抽血取细胞:从两位爸爸身上提取血细胞;

2. 变魔术般造卵子:用干细胞技术,把血细胞改造成人类卵子;

3. 代孕生产:将其中一人的精子与“人造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再通过代孕妈妈怀胎分娩。

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这家公司确实已经在小鼠身上成功了——日本科学家用雄性老鼠的干细胞造出卵子,生出了健康后代。而奥特曼投资的Conception,正是受此启发,试图把技术搬到人类身上。

于是,2025年2月23日,奥特曼在X平台晒出了新生儿照片,配文:“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小家伙!我从未感受过这样的爱。


01.png

孩子早产,目前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但状态良好。

网友炸锅:这娃真是用黑科技生的?


02

“AGI宝宝”的技术真相:人造卵子+代孕?

尽管奥特曼没公开技术细节,但线索已经足够多:

技术核心:Conception公司的“体外配子生成(IVG)”,简单说就是跳过自然卵子,直接用干细胞造卵;

基因关系:孩子的基因来自两位爸爸,一个提供精子,一个提供“人造卵子”;

代孕争议:目前尚不清楚代孕者的角色,但伦理问题已引发热议。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给孩子取名“AGI宝宝”——这既是“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也暗合奥特曼的预言。他曾在播客中说:“2025年AGI会降临,而我也将拥有自己的孩子。”没想到,AGI还没来,“AGI宝宝”先来了。

不过,这项技术远未成熟。Conception至今没公布人体试验数据,科学家也警告:“人造卵子”可能导致基因缺陷或健康风险。

但硅谷大佬们似乎等不及了——马斯克被曝用基因筛查技术生了“超级婴儿”,奥特曼则直接下场当“小白鼠”。
03
划时代意义:当科技颠覆生育规则
这件事的爆炸性,绝不仅仅是“名人八卦”。它可能标志着人类生育史的转折点,甚至重新定义“家庭”。
1. 生育自由:LGBTQ+群体的福音
传统生育需要一男一女,但全球有1.86亿不孕不育人群,还有无数同性伴侣渴望拥有血缘后代。IVG技术一旦普及,两个男人、两个女人,甚至单身人士,都能通过“人造卵子”或“人造精子”生育。这对LGBTQ+群体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
2. 家庭重构:血缘不再受性别限制
未来,“父母”的定义可能变成“基因提供者1号、2号、代孕者、抚养者……”甚至出现“三亲家庭”(比如两人提供基因,一人代孕)。奥特曼的案例证明,科技正在打破传统家庭的结构。
3. 伦理地震:谁有权定制“完美婴儿”?
硅谷精英们对“超级婴儿”的狂热,已引发担忧。比如马斯克用基因筛查规避疾病风险,奥特曼用IVG技术突破性别限制。但问题来了:如果富人能定制“高智商、高颜值、无疾病”的宝宝,社会不平等是否会加剧?
更尖锐的争议在于:科技是否在扮演“造物主”?
宗教团体和保守派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自然的亵渎。而支持者则反驳:“不孕症治疗、试管婴儿也曾被骂‘违背伦理’,现在不也普及了?”
4.商业与伦理的博弈
Conception这类公司的崛起,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
全球不孕不育市场规模超250亿美元,而LGBTQ+生育需求更是蓝海。但技术若被滥用(比如批量生产“定制婴儿”),后果不堪设想。如何监管?谁来定价?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04
我们准备好迎接未来了吗?
奥特曼的“AGI宝宝”出生后,评论区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战场。
有人欢呼:“这是平等的胜利!”也有人质问:“代孕妈妈的权利谁来保障?孩子长大后如何面对身世?”
更现实的问题是:技术安全吗?
- 小鼠实验中,人造卵子生的后代存在寿命短、生育力低的问题;
- 人类基因编辑一旦出错,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遗传病。

但硅谷的逻辑永远是“先做再说”。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伦理讨论可以慢慢来,技术必须先跑起来。”

奥特曼的“AGI宝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它让我们看到科技的力量——两个男人也能拥有血缘后代;也让我们警惕其中的风险——如果技术失控,人类是否会沦为“基因游戏”的棋子?

或许,正如奥特曼自己所说:“我的孩子永远不会比AI更聪明,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用科技创造一个更包容的世界。”

这到底是生育革命的号角,还是潘多拉魔盒? 这个世界会走向何方,答案就在我们手中。


参考资料

1. 奥特曼宣布生子细节

2. Conception公司技术原理

3. 硅谷“超级婴儿”争议

4. 生育科技伦理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